1940年的蘭州城樓(《東方畫刊》1940年第3卷第2期)。鄺光社攝
抗戰時期,蘭州是抗戰的大后方,又是蘇聯援華國際交通線上的重要樞紐,因此,蘭州城及其所處的地位備受外地記者關注。他們紛紛到蘭州采訪,觀察這座城市的變化,報道這座城市發生的新聞,為大后方蘭州的抗戰留下了許多珍貴的記錄。
1.壯觀的蘭州城樓
(資料圖片)
1940年,《東方畫刊》記者鄺光社來蘭州采訪,并于同年在畫報第3卷第2期上介紹蘭州城在大后方抗戰的特殊地位。他寫道:“甘肅省會蘭州,在古代是邊城,而在今日全面抗戰的局勢之下,已成為后方抗戰的重要根據地之一。它不僅和西安一樣,是支持西北戰局的樞紐,而且也是連接中蘇兩國的西北國道的起點。橫過甘隴的平野,多少的新式武器通過蘭州而轉運到全國各戰場,為抗戰時期的中國不斷注射新的血液。這是蘭州的光榮,這種光榮將存在于每個人的心頭,與國家的命運一樣歷久永存。”
特別難得的是,他拍下了一張蘭州城樓的照片,這是筆者見過的所有蘭州城樓中最壯觀的。照片上,中間的城門和兩個角樓并行排列,角樓前面是幾株西北地區常見的高聳挺拔的白楊樹,角樓底下是幾個正在等客人的黃包車夫。這座城樓是蘭州東郭城門迎恩門,俗稱東稍門(位于今東方紅廣場東口什字),中間有城門洞,南北兩側為角樓,無城門洞。
2.重要的國際交通線
與許多來蘭的記者一樣,《新兒童報》記者張公爽也把這條國際交通線給蘭州帶來的變化作為關注點。他在1938年第16期“一條直接通到俄國的汽車路”的報道中說:“皋蘭是甘肅省省會,掌握著西北各省交通的總鎖鑰。汽車路可以東通西安,西北通新疆,東北通寧夏,西面到青海。”《美裔青年》記者華璋在1940年第6期寫道:“在西北公路局所經營的七大交通線中,有一條長一千多公里的甘新公路,起于甘肅的蘭州,訖于甘新邊界的星星峽,由此經新疆的哈密、迪化、塔城,而至蘇聯的塞米巴拉丁斯克,與西伯利亞鐵路相銜接。這便是中國通國際最大的動脈——中蘇公路。”《宇宙風》(半月刊)記者凌云在1939年第85期“西北角落的蘭州”中說,蘭州“不但還留著古代的風味,同時也染上了一些近代的文明。”
《良友》畫報記者張元恒在1940年第156期上撰文:“自從抗戰開始以來,因為負著溝通中蘇交通重大使命,所以這一座古老的城市,頓時活躍起來了。”“在這偉大的時代中,蘭州是隨著時代的洪流向前猛進,現在只不過在發軔時期而已。”
張元恒說,滿載著軍火的蘇聯運輸車到達蘭州后,有專為供應運輸隊員食宿的招待所。在蘭州,除了運輸援華物資的蘇聯人以外,又多了許多蘇聯空軍飛行員和教官,由于蘇聯人漸漸多了起來,蘭州人對蘇聯人的稱呼也改變了,張元恒繼續寫道:“以前蘭州也有若干西籍傳教士,當地的老百姓在背后竊竊私語時,每冠以‘紅毛’一類的雅號,現在卻有成千的蘇聯教官和機師在空軍服務,他們為了同情中國抗戰而來華,所以現在一概稱作‘洋先生’。”
不僅如此,蘭州還集中了一批技術和工業專家,他們在此等待去各地服務。《錫報》1940年3月12日刊載的“蘇聯大批專家集蘭州中蘇進行技術合作”中說:“聞最近蘇聯方面已派有大批技術及工業專家,前赴中國服務。”
3.蘭州成為西北公路的中心
這條國際運輸線路的繁榮還帶動了蘭州城市人口的發展。《司機特刊》的記者丁一在1940年第28、29期上介紹說:“現在每隔十公里就有一個車場和圍繞著它增長的新村子,每兩公里有兩個養路人員,許多外省的、外國的技術人員和家屬都在這一條路線的附近聚居。單以蘭州來說吧,今天的人口已達十萬,比中蘇通車前增加三倍,繁榮代替過去時代的蕭條,巨型的汽車成隊物資不斷地在砂原上飛馳卷起陣陣塵砂,雄壯的氣概與以前不可同日而語。”
滿載的蘇聯援華軍火車輛和運往蘇聯抵償物資的駝隊也成為外地記者筆下的內容。這里摘要兩則:一是記者張白丁在《中學生活》1941年第3卷第12期上說:“西北在我們心目中永遠是個謎,我們都不大熟悉那里的情形,但是現在中蘇公路卻揭開了這個謎。這條全長兩千里的路上每天有數不清的貨車、駱駝隊在運輸貨物。——駱駝隊載著茶葉、桐油等等中國的生產品,從甘肅蘭州出發,到那遠遠的邊疆上換來了巨大貨車滿載著的軍火。”二是《新青年》記者王燕在1941年第5期“甘肅的國際通路及交通素描”中說:“……而蘭州更成為西北公路的中心。那里貨運和軍用品,是用三種工具運輸的,即汽車、駱駝和拉拉車、軍運汽車,一輛一輛東來的龐大的卡車,里面載的是打擊敵人的銳利武器和建設民族工業的新機器。”
與此同時,外地記者還對蘭州市民風習的變化也略著筆墨。《良友》記者張元恒寫道:“蘭州存在兩個時代的交替中,一切都顯得不調和,低矮的平房偽裝上一座三層高的洋式門面,流線型的汽車和用牲口拉的騾車,旗袍革履的小姐們和纏小腳的村姑娘,在同一地點反映著兩個不同世紀。”《宇宙風》記者凌云說:蘭州商人“對于市招及窗飾一點也不注意,但在一塊毫不藝術化的市招上,卻要列上俄文,大概是蘭州多俄人來往,借以招徠外僑的緣故吧。”
4.蘇聯援華軍火到達蘭州
在1938年上半年,各地的報刊都集中報導了蘇聯援華軍火到達蘭州并經蘭州轉運的消息,因為這一時期正是第一批中國向蘇聯訂購的軍火開始運往中國的時候,而此前這條路上從未有過如此大規模的軍火運輸,所以,對于記者來說,這無疑是一項重大新聞。
如《時報》1938年2月3日報道:“最近每日至少有一百五十輛五噸重之軍用汽車,裝載軍火,由新疆抵達蘭州。此等軍用運輸汽車,皆由俄人駕駛,俄人駕駛員系由新疆省之哈密,開至甘肅蘭州,然后再由華人駕駛員將此項軍火轉運至西安。據蘭州方面之報告,蘭州城外現停有飛機六十架,技術員與專家約七百人,此項報告與中國方面數日前之聲明謂‘中國軍火系由西北方面運輸’之說,殊相符合。自蘭州至西安間之公路,現已完全筑成,其他西北各省之公路,亦將趕速完成。中國方面希望在海口被日本完全封鎖之后,仍可自陸路方面獲得大量軍火之援助。”
如《晶報》1938年3月8日發表的“大批蘇聯飛機經蘭州南運”稱:“西安至蘭州之新筑汽車公路,每日有巨型汽車二百輛裝載軍需品,運至中國內地。現西安、蘭州、迪化等地,駐有青年蘇聯飛行員及技師數百人,以謀迅速增強中國空軍實力。蘭州現有大規模之飛機裝配工廠,專門裝配蘇聯飛機。蘇聯運華平均每日有十架之多,共大部分均為一人座之小型戰斗機。”
又如《力報》1938年4月4日發表的“蘇卡車千五百輛滿載軍火抵蘭州”稱:“自去年十月以后,由蘇聯運抵蘭州之飛機已達三百架至四百架之多,其中大部分為追擊機。尚有多數蘇聯機駕駛員等亦來蘭州,自去年十二月以后,蘇聯卡車千五百輛,滿載炸彈,經新疆到蘭州。”
所以,日軍把這條運輸線上的關鍵樞紐——蘭州作為重要的空襲目標,正如《新聞報》1938年11月1日載,日軍轟炸蘭州“目的在于截斷中國的重要之國際生命線,即由蘇聯經新疆而通至蘭州、西安之公路,企圖斷絕蘇聯對華之援助及接濟。”
《社會日報》1939年2月23日以醒目的“蘇無敵空軍拱衛皋蘭,‘紅色路線’固若金湯”為標題,報道日軍轟炸蘭州的消息,說:“日政府對蘇聯給予中國之助力,似已漸加重視,故有兩炸蘭州之舉,其意圖似截斷中國‘紅色路線’也。”日軍對蘭州的空襲,“端在于截斷中國國民政府之國際交通路線也。”把這條由蘇聯援助中國的物資交通線稱為“紅色路線”。《中華》(上海)記者馮竹清也在該刊1940年第86期上說:“日軍憤于無法破壞中國西北國際路線,乃屢次派機轟炸西北交通中心——蘭州,做殘酷的屠殺。其結果,自新疆運入中國腹地的軍火及原料,仍舊日夜不絕。”
從1937年9月到1941年6月,日軍對蘭州及周邊地區不間斷地進行轟炸。從時間段上看,蘇聯軍火運輸最頻繁時也是日軍轟炸最猛烈時。1941年6月蘇德戰爭爆發,蘇聯停止了對華軍事援助,這時,日軍對這條交通線及蘭州的轟炸也基本停息了。當時外地記者把“援華交通線——蘭州——日軍轟炸”有機地聯系起來進行報道,幾乎所有關于日軍轟炸蘭州的消息,都與日軍企圖截斷這條交通線相關。
奔流新聞·蘭州晨報特約撰稿姜洪源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速讀:他們記錄下了 抗戰中最真實的蘭州2023-03-30
- 房建平油畫作品展亮相甘肅美術館_天天關注2023-03-30
- 環球通訊!【館長說文物】《永樂大典》里的蘭州印記2023-03-30
- 【甘快看】快訊丨甘肅省“優化營商環境攻堅突破年”行動動員大會在蘭召開2023-03-30
- 4月1日起 海南各定點醫藥機構須嚴格執行實名制就醫購藥|當前速遞2023-03-30
- 【天天快播報】國網會昌縣供電公司:服務制茶用電 助力鄉村振興2023-03-30
- 通州區生態環境局抓實“四個加法”,實現區域性重污染“削峰降速”2023-03-30
- 彭澤稅務:“紅利賬單”精準推送 惠享政策心中有數2023-03-30
- 烏市:大學生自主創業可享受這些補貼2023-03-30
- 亞朵集團上市首份成績單:2022年凈利潤同比增85.6%|快資訊2023-03-30
- 環球資訊:疆股日更3月30日丨金風科技居全球風電新增吊裝容量排名榜首2023-03-30
- 天天新動態:特變電工坦桑尼亞查林澤400千伏變電工程主變進場2023-03-30
- 以有效投資穩定經濟增長——前兩月新疆固定資產投資亮點觀察2023-03-30
- 環球熱資訊!專場招聘2023-03-30
- 會計中級都沒看怎么辦2023-03-30
- 每日時訊!盤扣式腳手架立桿規格2023-03-30
- 燈節的燈有哪些式樣的燈 世界觀天下2023-03-30
- 小龍蝦單品年銷售額破億!多維度揭秘小霸龍的增長邏輯2023-03-30
- 鐘南山院士為星幫尼次氯酸消毒片頒發“科技創新產品獎”2023-03-30
- 錨定醫療高地 今年四川廣元將開展衛生健康十大行動2023-03-30
- 京滬攜手共謀文旅產業發展藍圖2023-03-30
- 準東開發區里的年輕人·專訪丨騫軍生:在風吹石頭跑的戈壁“為鳳筑巢”2023-03-30
- 激發新活力 開辟新空間——博鰲亞洲論壇把脈數字經濟發展 快報2023-03-30
- 湖北荊門 土撥鼠從動物園“越獄”跑了,稀里糊涂爬上私家車輪胎被困 天天快播2023-03-30
- 【獨家焦點】海南:符合條件單位可申請緩繳住房公積金或調低繳存比例2023-03-30
- 吉安市青原區:“四個一”深化全區通辦服務|天天百事通2023-03-30
- 筑牢審計“免疫系統”防線2023-03-30
- 貴港市人民醫院獲評自治區清廉醫院建設示范單位2023-03-30
- 中山公園賞櫻季將至,青島交警發布出行指南2023-03-30
- 株洲202家企業赴九郎山職教科創城攬才 提供崗位2602個2023-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