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快看】發展林下經濟 致力“雙贏”目標—— 2023年臨夏縣計劃發展林下經濟7.68萬畝 ?_全球最資訊


(資料圖片)

近年來,臨夏州臨夏縣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按照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發展思路,依托森林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多模式探索發展林下經濟,形成以林菌、林菜、林禽、林旅為主的產業發展格局,推進生態優勢向經濟優勢轉變。2022年,林下經濟利用林地面積6.63萬畝,總產值達6500萬元,輻射帶動農民達10萬人。

2023年臨夏縣將繼續做好“林”文章,做活“林”經濟,提升“林”效益,實現林業增效、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計劃在全縣各鄉鎮和三岔坪國有林場發展林下經濟7.68萬畝,預計實現產值6000萬元以上。其中推廣林下種植蠶豆、大蒜、辣椒、蘿卜、蔬菜等7.05萬畝,食用菌0.2萬畝,牡丹、芍藥0.03萬畝,松板0.1萬畝;林下養殖利用林地面積0.1萬畝,推廣林下養雞5.52萬只、養蜂200箱;林下采集0.2萬畝;發展林家樂(森林人家)5家。

注重資源優勢,特色化推動。圍繞各鄉鎮資源稟賦和產業優勢,明晰不同區域林下經濟發展的重點,因地制宜,著力發展林花、林菜、林藥、林菌、林禽等林下種養模式。在北塬、先鋒、黃泥灣等鄉鎮集中連片發展芍藥、牡丹等適宜生長的林花、林藥;在經濟林較為集中的河西、橋寺、蓮花等鄉鎮發展蠶豆、大蒜、辣椒、蘿卜、蔬菜等林菜;在林下遮陰高、濕度大的三岔坪國有林場集中發展松板等林菌,林下養殖雞、蜜蜂等林禽。因地制宜、集中資源、突出特色,高質量推動林下經濟產業發展。

注重示范引領,規模化推動。以龍頭企業為示范引領,以特色林下經濟示范基地建設為平臺,探索構建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聯農機制,加大招商引資及優惠政策服務力度,積極扶持推動本土林業企業擴大經營規模,壯大林下經濟。按照“規模化、區域化、產業化”的要求,建設示范基地帶動發展,努力實現了林農增收、林地增綠、生態增效目標。

注重科技支撐,精細化推動。積極搭建交流合作平臺,推動種植養殖農戶、合作社與龍頭企業、科研院所之間的交流合作,充分發揮現有林草、科技、農牧等系統科技人才作用,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加強技術培訓、良種良法引進、儲藏保鮮加工等先進實用技術推廣服務。全面提高林農規范化、標準化、精細化管理水平,增強群眾發展林下經濟產業信心。

注重宣傳推介,品牌化推動。充分利用報刊、廣播電視、微信、網絡等媒體,加大發展林下經濟助推鄉村振興的宣傳力度,大力宣傳林下經濟產品、質量標準、品牌建設,注重挖掘地方特色,把生態、綠色、有機作為林下經濟宣傳推介的側重點,加大產地申報、商標注冊、包裝標準,提高產品知名度和認可度。堅持“線上”“線下”協同發力,充分應用電商平臺,鼓勵企業、合作社在淘寶、抖音、快手開設商城、店鋪,推動產品銷售力。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