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工業行動】加快構建更具競爭力的產業格局 甘肅工信系統加快推進強工業行動落地見效

加快構建更具競爭力的產業格局


(資料圖)

甘肅工信系統加快推進強工業行動落地見效

省第十四次黨代會強調,工業是實體經濟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富民興隴最為關鍵的產業支撐。強工業,就是要立足省情實際和現有基礎,把做大做強工業作為產業發展的主攻方向,通過技術進步和模式創新,振興老工業基地,促進工業經濟迭代升級、提質增效,帶動全省經濟實現結構優化、良性循環。

2022年以來,全省工信系統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推動《甘肅省強工業行動實施方案(2022—2025年)》等“1+10”系列行動計劃落地見效,加快構建更具競爭力的產業格局,全省工業繼續保持穩中量增和進中質優的良好態勢。

——聚焦經濟運行調度,引導重點企業充分釋放產能,細化排產計劃,滿產增產。2022年,2395戶規上工業企業中2226戶正常生產,規上企業達產率達到92%以上。建立重點產業鏈供應鏈“白名單”服務保障機制,共梳理2批共計333戶“白名單”企業。發放重點物資運輸車輛通行證2.8萬余個。靠實重點項目穩增長保障。2022年,全省實施500萬元以上工業和信息化項目共1039項,總投資3486億元。目前,267個項目已建成,638個項目正在建設。

——聚焦專精特新培育。積極落實《進一步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紓困幫扶力度若干措施》等政策措施,持續為中小微企業發展營造良好政策環境。堅持開展“一起益企”中小企業服務行動和中小企業服務月活動,為中小企業送政策、送管理、送技術。實施“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提升行動,新培育認定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60戶,累計達到329戶。

——聚焦產業三化改造,積極布局傳統產業高端制造。新培育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0家、省級行業技術中心14家、省級技術創新示范企業8家、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1家。加速智能化,加快數字賦能引領制造業轉型。新培育認定智能工廠1戶、數字化車間22個。緊盯綠色化,有序推進減排降碳。新認定省級綠色工廠26戶、綠色園區1個、綠色設計產品4種、綠色供應鏈1家、工業節水型企業10戶。

——聚焦產業鏈現代化。分產業鏈印發《產業鏈“一鏈一策”工作推進手冊》和《產業鏈2022年工作要點》,分三批培育認定53戶鏈主企業,謀劃65條細分產業鏈。在加大資金政策支持力度方面,2022年省級專項安排8330萬元支持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其中,支持72個產業鏈重點項目7330萬元,支持5個產業集聚區項目1000萬元。同時,鼓勵支持工業企業運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培育建設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推動實施智能制造重點項目。2022年,省工信廳監測的7個重點產業鏈共有項目334項,總投資1927億元,當年計劃投資330億元。截至2022年底,65個項目已建成,242個項目正在建設,完成投資343億元。

——聚焦數字賦能效應,不斷優化政策環境。制定出臺《甘肅省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深入推進新基建建設,新建5G基站11492個,累計建成31580個,完成年度建設目標的114.92%,基本實現地級市城區、重點工業園區、重點工業企業5G網絡全覆蓋;金川集團鎳鈷產業“5G+智慧園區”建設項目、白銀集團物流大數據及智慧供應鏈項目等一批信息產業鏈重點項目穩步推進。酒泉綠能云計算有限公司基于混合多云管理的工業互聯網通用制造設備行業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完成建設并啟動上線。

——聚焦落實“雙碳”目標。在河西地區,進一步拓展酒泉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以及金昌、張掖、武威千萬千瓦級風光電基地規模;在敦煌、金塔、民勤等地推進“光熱+”風光電、“光伏+”生態等示范項目;在河東地區,圍繞建設綜合能源基地,實施400萬千瓦調峰煤電項目,撬動境內風光新能源有效開發利用。

——聚焦園區能力提升。為蘭州新區化工園區、甘肅金昌經開區鎳銅鈷新材料產業園等工業聚集區提供1000萬元省級專項資金支持;先后印發《甘肅省化工園區建設標準和認定管理辦法(試行)》和《甘肅省化工重點監控點認定標準》,持續做好化工園區認定管理工作。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