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范海瑞
2020年,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拉開大幕,與其他領域相比,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承擔著最繁重的普查任務,數據量占普查數據總量約98%,調查范圍廣、涉及主體多、專業屬性強、時限要求緊、任務艱巨。
兩年來,我省住建系統認真落實住建部及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將調查工作作為全省住建工作重點,克服疫情反復、氣候嚴寒、技術力量弱、資金缺口大等不利影響,于2022年下半年高標準完成了此項工作,為全省房屋建筑及市政設施辦理了“身份證”,歷史上首次為全省房屋建筑和市政設施登記了完整的“身份信息”。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住建部質檢核查啟動會現場。(省住建廳供圖)
數量多覆蓋全調查進度快
全省共調查房屋建筑1580.87萬棟,其中,城鎮住宅31.28萬棟、非住宅30.77萬棟;農村住宅1424.66萬棟、非住宅94.17萬棟;市政道路4591條,市政橋梁1108座;供水廠站242座,供水管網2213條。
“我省于2022年2月就按時完成外業調查工作,是最后一批下發底圖的地區中,唯一按時完成任務的省份。”省住建廳干部李月霞介紹。
外業調查完成后,全省住建系統又主動開展質檢核查工作,經多輪整改后,全省所有縣區于2022年6月下旬全部通過省、市、縣三級質檢核查,成果數據達到匯交質量要求,正式向住建部提交成果數據,是全國第3個提交省級數據的地區。
“市級現場核查房屋建筑約6.33萬棟,做到了全省88個縣區所有鄉鎮街道全覆蓋;省級現場核查房屋建筑約4.75萬棟,做到了全省88個縣區全覆蓋。”李月霞說。
2022年7月初,住建部現場核查工作組赴我省8個市州35個縣區,對數據成果進行了現場核查。9月16日,我省成果數據通過匯交系統匯交至住建部。
平涼市調查工作現場推進會。
任務重效率高工作方法新
此項工作時間緊、任務重,沒有現成經驗可循、沒有固定模式可鑒,如何探索出一條創新之路,確保調查數據全面、真實、準確,高質量完成任務,真正為開展自然災害防治應對工作提供支撐,是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面臨的重要課題。
普查期間,酒泉市住建系統組織機關黨員干部入千家、進萬戶開展房屋風險普查工作。“摸清全鎮房屋建筑自然災害風險底數,查明房屋建筑抗災能力,為有效開展自然災害防治和應急管理工作提供了權威的災害風險信息和科學決策依據。”瓜州縣瓜州鎮包村干部白崇艷說。
一線調查人員在開展工作。(資料圖)
在開展房屋建筑和市政設施調查工作中,最難的是收集基礎數據,全省住建系統和多部門協同作業,確保調查數據的全面性。臨夏州住建局積極引進第三方專業機構,分別成立了技術支持和數據審核工作組,為普查工作提供專業技術支撐。技術實施上,實行統分結合的聯合調查模式,與基層普查隊伍聯合開展工作,及時解決技術難題,避免走彎路,實現精準推進。對每天普查數據進行質量審核,及時糾正錯誤,將質量控制落實到普查工作全過程,確保普查試點工作高效精準開展。主動對接自然資源、農業農村等部門,獲取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數據、房屋不動產登記、農村宅基地確權登記、市政工程等數據資料。同時共享、利用住建部門現有的抗震性能普查、農村危房隱患排查、城市人員密集場所房屋建筑排查等數據,借力普查,節省時間、節省人力和物力。
白銀市住建局副局長卜繼飛介紹,為了切實加快調查進度,提高調查效率,白銀市各縣區廣泛動員回鄉大學生、鄉鎮(街道)干部積極參與到外業調查工作中,他們克服困難深入調查一線,搭梯子、爬院墻,力求調查數據完整準確、真實可靠;內業技術人員通宵達旦、挑燈夜戰,確保調查數據精準上傳。為提高房屋建筑和市政設施調查數據質量,白銀市住建局定期組織技術支撐單位對各縣區調查數據進行在線巡檢和現場抽檢,共組織了5次市級在線巡檢和2次現場抽檢,及時將檢查出的問題反饋給縣區,督促做好問題整改,提高數據質量。
技術專家對一線調查人員進行指導。
信息真數據準應用價值大
風險普查的最終目的,是將普查成果應用到防災減災救災工作中。“我們準確掌握了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相關數據,不僅能顯著提升防災應急能力,還能對危險信息進行提示,提前作出預防。”省住建廳設計處處長秦軍說。
例如,在調查市政道路時,會統計每條道路的道路等級、路幅形式、路面寬度以及周邊的環境等信息,一旦發生自然災害,就可以根據調查的基本數據,了解該條道路周圍的基本環境,同時能夠快速找到一條最優的救援路線,將災害降到最小。
據了解,由于住建部統一開發的房屋建筑和市政設施調查系統采取部省兩級部署模式,我省在調查系統部署同時已完成數據庫的本地化建設,調查形成的數據成果,具有數量多、覆蓋全、信息真、數據準等特點,既是開展風險普查評估區劃工作的數據基礎,也是進一步做好我省城鄉建設管理工作的重要支撐。
數據庫的形成,在為提高城鄉建設防災減災水平提供決策依據的同時,也可為推進房屋安全隱患排查整治、農房抗震宜居調查、城市地下市政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城市綜合治理能力提升、探索構建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礎平臺等多方面工作提供數據基礎。
秦軍表示,2023年,省住建廳將積極與省地震局、省自然資源廳、省應急廳等部門溝通協調,共享資源,結合住建行業工作需求,建設房屋建筑和市政設施調查成果數據庫,研發數據庫管理與應用服務平臺,支撐房屋建筑與市政設施調查成果數據統一管理和數據更新,突出平臺支撐能力,利用房屋建筑和市政設施數據,推進普查成果在自然災害防治能力提升、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的應用。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
- 環球簡訊:【甘快看】為每一處房屋建筑錄入“身份信息”——我省高標準完成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房屋建筑和市政設施調查2023-01-10
- 重慶河包粉條產業基地共享檢驗中心投入運行2023-01-10
- Hape玩具走進書店,打造新的文化驛站2023-01-10
- 紅花郎《我要上春晚》頻登微博熱榜 美食大賽火熱進行中2023-01-10
- 加碼蘇中蘇北鐵路建設,江蘇今年將開建3條南北向高鐵通道2023-01-10
- 每日動態!涉受賄、強制猥褻等罪,北京水務投資中心原總經理母秉杰被公訴2023-01-10
- 當前關注:抓項目擴投資,筑牢穩增長壓艙石2023-01-10
- 【全球播資訊】央行、銀保監會:推動房地產業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2023-01-10
- 環球熱頭條丨2023年首個寒潮預警發布2023-01-10
- 【獨家焦點】安徽省巢湖市散兵市場監管所開展春節前農貿市場豬肉專項檢查2023-01-10
- 資訊:我市扎實推進“無證明城市”建設2023-01-10
- 江蘇泰州市食品檢驗院獲批建設江蘇省市場監管重點實驗室2023-01-10
- 今日視點:長沙市“公職人員獻血月”拉開序幕2023-01-10
- 長沙市一醫院成立“趴趴隊” ,助力新冠重癥患者順暢呼吸2023-01-10
- 焦點速訊:今冬明春常見傳染病的防治知識,您應該知道這些!2023-01-10
- 新冠疫苗第二劑次加強免疫怎么打?答案看這里!2023-01-10
- 熱文:仲量聯行:上海商業地產蓄勢修復 2023年市場需求回暖趨勢可期2023-01-10
- 天天熱訊:渝北:10年投入逾80億元建設農轉城安置房2023-01-10
- 全球球精選!大范圍雨雪降溫來襲,我市啟動寒潮Ⅳ級應急響應2023-01-10
- 完達山乳業65年“闊步向前”,振興民族奶業2023-01-10
- 全球微頭條丨安徽亳州:多子女家庭購買新房首次申請公積金貸款額度可上浮10萬元2023-01-10
- 環球快報:仲量聯行:上海集中式長租公寓平均入住率達86%2023-01-10
- 快評:臺青年創作歌曲《兩公里走三年》,民進黨當局聽到了嗎?2023-01-10
- 【天天熱聞】銅川市王益區多舉措推動鄉村文化建設2023-01-10
- 萬秀稅務:暖心推行退稅服務 細心為企排憂解難2023-01-10
- 環球百事通!江蘇淮安2家快遞企業獲省級現代服務業發展專項扶持資金2023-01-10
- 現代汽車集團2022年銷量684.8萬輛 位居全球第三2023-01-10
- 半小時訂單1500 vs 虧損50萬 特斯拉降價有喜有憂2023-01-10
- “新冠咳”為何更嚴重和持久? 2023-01-10
- 2023 CES!榮耀加身-LG電子一舉斬獲20余項獎項2023-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