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熱點!【甘快看】“三能”改革激發動能——甘肅科技集團交出三項制度改革亮麗答卷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范海瑞

循道而行,方能致遠。甘肅科技集團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系統謀劃推動國企三年改革及三項制度改革,堅持聚焦重點、多點發力,三項制度改革初顯成效,推動集團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會議現場。(圖片均為甘肅科技集團提供)

干部能上能下

企業領導人員“能上能下”是國企管理的難題之一。甘肅科技集團修訂所屬企業領導人員和總部中層人員管理辦法,明確管理人員“上”和“下”的依據,著力暢通“上”和“下”的渠道。根據集團規定,年度考核在本企業連續3年排名末位、中層正職在全集團正職考核中排名連續2年處于最后三位、中層副職在全集團副職考核中年度排名最后一位或連續2年處于最后五位的,退出現職崗位。

結合企業實際,明確了19種不適宜擔任現職的具體情形。強化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年度經營業績考核結果或年度經營業績考核主要指標完成率未達到底線的;連續兩個年度經營業績考核結果為不合格或任期經營業績考核結果為不合格的,經分析研判確屬不勝任或者不適宜擔任現職的,退出現職崗位。

2020年以來,甘肅科技集團共有28人退出中層管理崗位,退出機制優化了經營管理人員年齡結構,集團中層管理人員平均年齡從2019年組建之初的54歲下降至47歲。

招聘現場。

員工能進能出

甘肅科技集團圍繞打造精干高效總部,動態調整優化機構設置及崗位編制,拓寬選人視野,堅持高標準引進人才。今年以來,面向全社會開展3次公開招聘,總部共引進11人,其中全日制碩士研究生7名,“雙一流”建設高校畢業生5名,平均年齡28歲,集團全層級企業公開招聘比例達100%。

同時,全面推行定崗、定編、定員、定責,全面推行以合同管理為核心、以崗位管理為基礎的市場化用工機制,實現全級次企業崗位合同應簽盡簽。大力創新人才工作機制,制定20多項人才制度,暢通人才發展通道,提高高端人才薪酬待遇,打通專業技術人才、技能人才上升通道。

甘肅科技集團以黨建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

收入能增能減

針對“干多干少一個樣”的現象,甘肅科技集團強化工資總額預決算管理,充分建立與經營效益相掛鉤的工資總額動態調整機制,對所屬企業進行工資總額預算管控,從總量上實現“效益升、總額升,效益降、總額降”。建立差異化的薪酬體系,所屬企業班子成員之間的薪酬最大差距達3倍以上,充分體現“干多干少不一樣,干好干壞不一樣”。

通過一系列薪酬制度設計,實現對集團公司班子副職、中層及以下員工多維度考核全覆蓋,從2020年開始績效工資占比逐年提升,2022年度已達到50%以上。其中,所屬企業蘭州助劑廠直接創效崗位的績效工資占比超過65%,通過設置科研專項獎勵機制,為公司作出貢獻的科研人員收入平均漲幅超過20%。

建材院、蘭州助劑廠、化工院創翼公司等所屬企業綜合運用股權激勵、科技型企業股權和分紅激勵、混合所有制企業員工持股等中長期激勵政策,企業創新發展活力進一步增強,運行效率和發展質量進一步提升,蘭州助劑廠、建材院納入上市培育計劃。

快速推進復工復產,企業生產運行基本恢復正常。

改革激發動能

按照國企改革三年行動要求,甘肅科技集團科學制定改革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建立140項改革任務臺賬,其中三項制度改革任務17項,以強化“三能”機制為重點,進一步建立健全各項改革制度、細化改革措施,實行掛圖作戰、銷號管理。對照“制度建設、機制運行、改革成效”3個維度18項指標,對各企業定期開展階段性任務完成情況考核評估、獎優罰劣,切實將三項制度改革引向縱深。

目前,已完成全部17項改革任務,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以來,工業總產值、營業收入、研發投入等主要指標均保持兩位數以上增速,利潤總額增長了45倍,先后獲得全省“企業推動高質量發展貢獻獎”“先進工業企業”等榮譽,改革成效初步顯現。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