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聚看點】榆中縣在基層探索創建“131”社區服務模式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榆中縣在基層探索創建“131”社區服務模式

中國甘肅網11月28日訊據蘭州晚報報道(記者趙文瑞通訊員嚴潔瓊)從原來的6個社區擴展到13個社區,近年來,榆中縣城鎮化發展步伐加快,城鎮人口不斷增加,各種利益訴求交織疊加。為進一步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實現社會治理的“責任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人性化”,榆中縣在基層探索創建“131”社區服務模式,強力織密基層黨建“紅色經緯”,把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基層治理效能,激活基層治理“神經末梢”。

優化社區架構增強為民服務行動力

隨著榆中縣經濟和人口規模的不斷增長,今年以來,榆中縣委堅持黨建統領,對標新型城鎮化建設要求,及時優化社區、小區(區域)、網格三級治理單元,在原有6個社區的基礎上又新成立7個社區,劃分44個小區(區域),調整56個網格,有效解決了超大社區、過大網格、治理單元不優等問題。

和平鎮大青山社區就是今年10月剛成立的社區,管轄范圍包括恒大山水城等四個大型居民小區。“恒大山水城小區有46棟樓、3700余戶居民,是轄區內最大的一個居民小區。”雖然社區成立時間不長,但大青山社區黨支部書記杜輝對轄區情況已是了如指掌,“小步快跑”是他們給自己制定的行動準則。“社區黨支部根據實際,將山水城小區劃分為4個區域,每個區域成立黨小組,并依托‘社工委’機制,分別發動小區內機關黨員干部、退役軍人、物業人員、居民志愿者等力量,創建‘131’社區服務模式,即建立1個黨員陣地、匯聚3支服務力量、健全1個社區服務體系。”

疫情防控期間,恒大山水城的這三支隊伍以黨員干部為主力,充分發揮為民服務的先鋒作用,不到80人的黨群志愿服務團隊為小區內的千余戶居民提供了代辦代購、就醫保供、治安巡查等服務。“三支隊伍很好地補充了社區服務力量,延伸了我們為民服務的觸角,尤其是在協助居民緊急就醫等關鍵時刻發揮了重要作用。”杜輝說。

優化黨建格局凝聚為民服務向心力

“在優化社區管理架構時,我們也在同步優化基層黨建格局。”榆中縣委組織部副部長杜耀武介紹,榆中縣調整建立社區黨組織、小區黨員陣地、網格黨支部三級組織體系,由“大黨委”“社工委”委員分片包抓小區,社區黨組織班子成員或社區黨員骨干擔任小區黨組織書記(黨小組組長),建強治理單元戰斗堡壘。科學優化治理單元后,榆中縣以小區黨員陣地為單位,挖掘整合小區內駐守干部、“兩代表一委員”、物業從業人員、退役軍人、快遞員、外賣騎手、志愿者等力量1497人,組建駐守干部工作隊、黨員先鋒隊、志愿服務隊“三支隊伍”共132支,實行混合編組,凝聚起聯防聯控、群防群控、共建共享的紅色動力。

為在小區黨員陣地上管好用好“三支隊伍”,榆中縣還健全完善評選表彰、考核激勵、雙向監督三項制度。“實行小區黨組織(黨小組)與上級黨組織‘1+1’雙重考核模式,以及社區(園區)和服務地居民(職工)‘1+1’雙向評價制度,”杜耀武說,對考核優秀的駐守干部在年終評先評優、職級晉升中優先考慮,對考核優秀的物業人員、企業職工函告企業(單位)優先評先評優,對考核優秀的居民黨員、志愿者,在社區招聘專職工作者、公益性崗位時優先錄用。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