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動態!甘肅技能大師工作室:電焊工匠更要“焊”接技能人才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圖為魏本強在車間第一線焊接產品。(資料圖) 蘭石集團供圖

中新網蘭州11月4日電(劉瀟)“電焊焊接的是冷冰冰的鋼板,但我們更要‘焊’接好源源不斷的技能人才與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領辦人、蘭石集團重型裝備股份有限公司高級技師魏本強說,“傳、幫、帶”不僅說的是技術的傳承與創新,更重要的是對人才、精神和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我父親是一名鑄造工人,自小受他的影響,一直對制造業很感興趣。”魏本強介紹說,20世紀90年代,制造業發展很快,于是選擇了專業技術含量更高、更有挑戰性的壓力容器焊接專業。自1990年入職蘭石集團以來,魏本強始終堅持在焊接第一線進行“縫縫補補”。

“想要創新,就必須要去國外看看他們的電焊技術。”在蘭石集團工作了十余年的魏本強說,之前有一次去澳大利亞學習的機會,他特別珍惜,除了學習焊接專業技術,還學習了培養高端技能人才的理念。回國后,積極探索符合本土的人才培養模式,建立了獨特的“階梯式遞進培訓體系”,為蘭石集團“焊”接了一批又一批的技能人才。

“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是一種高效的焊接方法,以前是人工操作焊槍,我們需要不斷調整工件的位置才能完成焊接,如果工件比較大,會耗時耗力。”魏本強提出,如果利用設備和固定焊槍的位置是不是就可以提高效率呢?之后,他和團隊不斷鉆研創新技術,努力攻克技術難題。

“那段時間,我到家的時候,家里人都睡著了,第二天他們還沒醒,我又出門了。”憑著孜孜不倦、勇攀技術高峰的工匠精神,魏本強和團隊發明“氣保焊萬向升降槍支架裝置”,并取得實用新型專利證書。“現在我們可以在這個裝置上安裝焊槍,實現了調整焊槍位置來進行焊接。不僅靈活便捷,還減小勞動強度,同時保證了焊接質量并提高了焊接效率。”他說。

“去年,我徒弟的‘牛克良技能大師工作室’也被評為甘肅省焊接技能大師工作室。”魏本強很驕傲地說,牛克良一入職就跟著他,一路走來踏實學習、潛心鉆研,無論焊接難度多大都認真完成,現在取得這樣的成就,一點都不令人意外。

在魏本強看來,正所謂“青出于藍而勝于藍”,蘭石集團的焊接技術能有今天的成就,離不開擁有精湛技藝、敢啃硬骨頭的焊接團隊,更離不開一代又一代焊接工程師的傳承與創新。(完)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