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熱文:甘肅省生態環境廳多措并舉守護百姓“米袋子”“水缸子”“菜籃子”


【資料圖】

中國甘肅網9月23日訊(本網記者程?。?月23日上午,甘肅省生態環境廳召開2022年第8次新聞發布會,就全省土壤、地下水和農業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工作情況作了通報,并回答記者提問。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省生態環境廳堅持規劃先行、強化政策引領,努力摸清污染底數、做好源頭防控,突出重點任務、分類管控治理,積極試點示范、探索經驗模式,健全完善土壤生態環境保護法規體系,不斷夯實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基礎,有效解決了一批歷史遺留土壤污染隱患問題,探索出了符合全省實際的土壤污染防治技術和監管模式,有力確保了百姓的“米袋子”“水缸子”“菜籃子”安全。

土壤、地下水和農村生態環境保護事關糧食安全、飲水安全、食品安全,事關老百姓米袋子、水缸子、菜籃子,更是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的堅實基礎。近年來,省生態環境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將土壤生態環境保護作為污染防治攻堅戰重要內容高位部署和推進,深入推進凈土保衛戰和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初步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作、企業擔責、公眾參與、社會監督”的污染防治體系,全省土壤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積極成效,土壤和地下水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農村生態環境逐年改善。

省生態環境廳土壤生態環境處副處長童延文介紹,為做好全省土壤、地下水和農業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省生態環境廳先后制定印發了系列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地下水和農村生態環境保護、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等規劃方案,出臺了土壤污染防治、廢舊農膜回收利用、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等法律法規,明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總體思路和具體任務,加速推進依法治污工作。同時,完成全省農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詳查、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開展了涉重金屬行業企業全口徑排查,啟動了歷史遺留固體廢物排查整治,新增布設441個地下水環境監測井,實施了全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現狀調查、農村黑臭水體摸底排查,基本掌握了相關情況,夯實了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基礎。

另外,完成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工作方案和全省耕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定,建立了疑似污染地塊清單和污染地塊名單,爭取到中央專項資金約14億元,實施190余個項目有效解決了一批歷史遺留土壤污染隱患問題。再者,完成34個國家級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技術應用試點項目建設,4個項目被評為全國典型案例納入相關技術指南,積極推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黑臭水體治理、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與監督指導、地下水污染治理修復、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技術等試點工作,初步形成符合全省實際的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技術模式和土壤污染防治技術、監管模式。

童延文表示,“十四五”期間,省生態環境廳將以改善土壤、地下水和農業農村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堅持保護優先、預防為主、風險管控,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解決一批土壤、地下水和農業農村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人居環境安全、地下水生態環境安全,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甘肅作出新貢獻。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