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時快訊】“五治融合”奏響鄉村治理“和諧曲”——合水縣何家畔鎮走出基層善治之路

——合水縣何家畔鎮走出基層善治之路


(資料圖片)

新甘肅·甘肅法制報記者王剛龔利芳

今年以來,合水縣何家畔鎮立足全鎮實際,打造以黨建引領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的基層社會治理體系,聚焦網格化管理,奏響了縱向牽引、橫向聯動的鄉村治理“和諧曲”,走出了一條多元治理方式相結合的基層善治之路。

強化組織“核心點”

發揮“政治”引領作用

何家畔鎮黨委把基層治理同基層黨建結合起來,構建了政治引領、自治強基、法治保障、德治教育、智治支撐的鄉村基層治理體系,效果明顯。把解決老百姓的難點痛點愁點作為推進社會治理的著力點,建立了“產業,黨員首先帶頭;環境,黨員首先監督;矛盾,黨員首先調解”的工作體制,先后建成黨員引辦產業合作社、家庭農場5個,持續實施中央三部委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項目1個,帶動貧困戶發展肉牛養殖128戶815頭,湖羊、奶山羊養殖27戶4300只,種植設施瓜菜356畝。

找準治理“創新點”

發揮“自治”基礎作用

群眾既是基層社會治理的參與者,也是基層社會治理的受益者。何家畔鎮成立了8個村級調解委員會,實行鎮村聯動,按照“三到位一處理”(合理訴求解決到位、無理訴求解釋到位、生活困難救助到位,違法行為依法打擊處理)的方式,負責各類民事糾紛調解,做到了“小事不出門、難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推選8名治安中心戶長,開展治安聯防、維護村內秩序、開展法治宣傳;成立志愿者服務隊,積極參與各類幫扶救助活動,協助解決民生等問題,既當“服務員”,又是“受益人”。

依托法律“支撐點”

發揮“法治”保障作用

突出法治保障,防范與規范并行。何家畔鎮構建鎮、村、組三級網格化管理服務機制,建成了標準化便民服務大廳、糾紛調解室、法律服務室、綜合研判室、心理咨詢室、視頻監控室、反邪教警示教育室、網格化服務管理室和綜治中心“一廳七室一中心”。鎮上把“法律明白人”“農村學法用法示范戶”培養擺在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和法治建設全局中謀劃推進,有力助推了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整合部門干部及有法律基礎知識的群眾,擔任鄉村治理的法治“宣傳員”、糾紛“調解員”、法律援助“引導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法律知識宣傳,將法治融入群眾矛盾化解中、滲透到群眾生產生活中。

選準榜樣“著力點”

發揮“德治”示范作用

鄉村治理既需要法治的“硬要求”,也需要德治的“軟約束”,何家畔鎮建成“道德講堂”4處,文化宣傳長廊3處2500米。鎮、村充分利用村規民約,開展“五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婦”“致富能手”等評選活動,先后表彰獎勵先進典型140多人,積極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發揮德治教化作用。

錨定智治“切入點”

發揮“智治”支撐作用

何家畔鎮充分利用智能化豐富治理工作載體,優化網格構架,建強網格隊伍,做到“點片結合、方便服務、全面覆蓋”,選優配強網格員隊伍,提升網格治理能力和水平;發揮政務服務平臺作用,建立完善“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推行“馬上辦、代著辦、領著辦、上門辦”工作法,實現群眾辦事“最多跑一次”;探索“線上線下”管理辦法,落實了便民服務大廳人員“設崗定責”,真正實現了事有人管、事有人辦。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