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北緯35°、地處黃土高原六盤山西麓的靜寧,這里是中國蘋果之鄉,也是全國優質蘋果生產的“黃金地域”。
近四十年來,勤勞質樸的靜寧人民為幸福美好生活不懈奮斗著。從種下第一棵蘋果樹到建成百萬畝蘋果基地,從全國深度貧困縣到蘋果規模栽植第一縣,從農民大量外出務工到形成就地就近就業的10萬果農大軍,“靜寧果農”走過了不平凡的歷程,創造了不尋常的業績。
(資料圖)
興產業,讓靜寧果農成為幸福的農民。蘋果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造就了一支新型職業農民—“靜寧果農”。這10萬名靜寧果農常年活躍在百萬畝果園中疏花采摘、修剪拉枝,無計冬夏。“一畝園,十畝田”,每畝果園年均收入3萬元以上,蘋果產業讓靜寧果農端上金飯碗,成為幸福的農民。
全國勞模雷托勝作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他的大膽嘗試,不但讓自己致富,還帶領著全村群眾一起干。“在政府的推動下,我依靠種植蘋果發了家、致了富。但我深知一人富不算富的道理,經過幾十年的努力,使全村人都過上了小康生活。”回憶起當年的艱辛,再看看現在的生活,雷托勝十分感慨地說。
一業興、百業旺。靜寧縣依托蘋果這一優勢產業,堅持“接二連三”、通過延鏈補鏈強鏈,全鏈開發,帶動了精深加工、電商物流、文化旅游等產業蓬勃發展,培育包裝配套、加工增值、儲藏營銷型等龍頭企業161家,果品年儲藏能力60萬噸,加工轉化能力12萬噸,生產紙箱3.5億平方米,帶動吸納就業3.6萬人,人均年工資性收入2.8萬元,創勞務收入10億元以上。在蘋果生產高峰期,還吸引來自四川、陜西等地5000多名外來人員做“幫工”,產業帶動就業的成效充分顯現。
重科技,讓從事果業成為體面的職業。靜寧縣通過開展柔性引才,依托靜寧縣蘋果產學研聯盟,加強與中國工程院束懷瑞院士及其專家團隊的技術協作,以鍛造新型果農、培育最優質的蘋果為己任,統一蘋果栽培技術標準,通過開展遠程培訓和技能大賽,培養了大批高素質的新型果農。每年培訓果農1萬人次以上,累計培訓務果能手2.8萬名,先后評選出金牌、銀牌、銅牌果農300多名,為產業發展培養了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才。
搭平臺,建品牌。靜寧縣人社部門牽頭,建立了縣鄉村三級勞務體系,成立勞務輸轉行業協會;探索“互聯網+勞務”模式,開發“靜寧果農”APP和微信小程序,打造指尖上的云端勞務市場,使果農足不出戶就可以報名培訓、精準就業。通過平臺每年可提供就業崗位3000多個,開展技能培訓1500人次,轉移就業2000人。
育人才,讓農民工成為有職稱的技工。靜寧縣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不斷強化技能提升培訓,注重培養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果農,促進就地就近高質量就業,真正讓“靜寧果農”成為幸福的農民、從事果業成為體面的職業、農民工成為有職稱的技工。
隨著職稱制度改革“破冰”向農村開放,如今的“靜寧果農”也可以申報評審。為此,靜寧縣積極引導鼓勵農民技術人員參與職稱評定。截至目前,全縣已有900余名農民取得技術職稱,為靜寧蘋果產業發展儲備了一大批優秀的果業人才,并通過組織他們走出去傳播技術,帶動更多務工人員依托蘋果產業增收致富,“靜寧果農”的“身價”得以充分體現。
“作為農民從未想到自己這輩子還能評上職稱,除了務好自家果園外,還可以到外面講課、辦實體,獲得更多的收入,實現了自身價值。”高祥太作為靜寧縣第一批取得技術職稱的果農,他由衷地感嘆道。
奮斗成就夢想,創新決勝未來。靜寧縣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切實把工作對象轉向所有農民、工作任務轉向推進“五大振興”,堅持就業優先,實施“歸雁工程”,推動蘋果產業與勞務產業融合互促,形成了“黨組織+人力資源機構+企業+網絡平臺+果農”的蘋果產業帶動就地就近就業新模式,“靜寧果農”走出了一條依靠蘋果產業脫貧致富、邁向小康、實現振興的發展之路。
本網記者沈文剛通訊員任建祥高宗保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
- 世界時訊:【小康路上看老鄉】一抹高原紅 幸福果鄉農——“靜寧果農”勞務品牌建設側記2022-09-01
- 世界熱門:噴涂“核載人數19人”混淆視聽?“數據+管理”追繳高速逃費2022-09-01
- 每日信息:漳州市領導到云霄縣調研推進現代農業產業發展工作2022-09-01
- 全球看點:右江區:采用“二三四”工作法加快項目建設步伐2022-09-01
- 全球微速訊:蔚來8月交付新車10,677臺,同比增長81.6%2022-09-01
- 2022年亞洲寵物展,還沒有開始就已經結束了2022-09-01
- “扶貧濟困日”溫暖回歸 振東集團照亮2.35萬名大學生求學路2022-09-01
- Bikla幣克納在國際交易所“搶灘登陸”,入局全球市場 2022-09-01
- 每日簡訊:【小康路上看老鄉】平涼華亭:打造美麗庭院 扮靚鄉村“顏值”2022-09-01
- 每日速讀!甘肅農業職業技術學院領導深入食品與文旅學院調研座談2022-09-01
- 【全球聚看點】河南盧氏:以工代賑兼濟三農 帶動當地群眾務工增收2022-09-01
- 【速看料】微山縣張樓鎮“信用+”賦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2022-09-01
- 全球短訊!500余個換購點 最高補貼1100元 昆明非標電動自行車置換惠及百萬車主2022-09-01
- 環球熱議:河北廣宗:多種形式開展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2022-09-01
- 已經半年了!容聲打造的梭梭樹“節能森林”都長大了嗎?2022-09-01
- 容聲冰箱“WILL冠軍”已經就位,黑科技新品等你來品鑒2022-09-01
- 【焦點熱聞】蘭州安寧警方抓獲命案兇手 讓沉冤得雪2022-09-01
- 全球熱點評!【百日行動】蘭州交警4天查處飲酒駕駛17起 醉酒駕駛16起2022-09-01
- 【當前熱聞】蘭州:配套建設停車位挪作他用 舉報方式在這里2022-09-01
- 【環球播資訊】劉炘著作《敦煌記憶》近日出版2022-09-01
- 天天視點!4號線龍勝站旁,深鐵瓏境要來了?官方例行聲明公布2022-09-01
- 世界時訊:(新華全媒+)服貿會上看十年成就2022-09-01
- 每日聚焦:貴州省百里杜鵑管理區為30名困難大學生發放助學金2022-09-01
- 【天天新視野】公安禁毒部門“百日行動”已抓獲犯罪嫌疑人3341名2022-09-01
- 今日關注:公安禁毒部門推進“百日行動” 破獲毒品犯罪案件2589起2022-09-01
- 全球快播:甘肅省消協上半年挽回消費者經濟損失260余萬元2022-09-01
- 全球觀點:從“廚房”到“櫥柜”,甘肅保安腰刀探“文旅新生”2022-09-01
- 當前關注:慶陽市公布第五批市級非遺傳承人2022-09-01
- 焦點快報!甘肅首套地基遙感垂直觀測系統進入業務試運行階段2022-09-01
- 當前最新:保租房REITs 或成房企布局新賽道2022-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