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熱聞】蘭州安寧警方抓獲命案兇手 讓沉冤得雪

本網記者程健

30年來,他的生活似乎與常人無異,可他始終擺脫不掉,盤踞內心的恐懼和不安。

他是妻兒和鄰居眼中的“老實人”,卻隱藏著始終不敢吐露的秘密……


(資料圖)

1992年4月21日清晨,天蒙蒙亮,安寧區安寧堡鄉一位早起趕集的村民隱約看到有一名男子仰臥在仁壽山對面巷道口。好心的村民以為是醉酒的過路人,可當他走近試圖“喚醒”男子時,卻發現腳下的泥土混合著早已凝固的血漿,一聲驚叫劃破了清晨的靜謐:“殺人啦……”

案發現場

困難重重調查取證陷僵局

接到報警后,安寧公安刑偵大隊民警立即開展案件偵查工作,并迅速成立專案組。

通過現場勘查和法醫尸檢,專案組民警確定被害人為安寧襯衫廠職工王某,系被他人用銳器刺傷腹部后失血過多導致死亡。根據尸檢結果,被害人死亡時間在4月21日凌晨時分,受當時刑事技術水平限制,現場沒有發現任何有價值的線索,也未能尋獲作案工具。

案件陷入了“無目擊證人、無痕跡物證、無作案工具”的“三無”困境,案件偵查方向一時間不知該從何開始,偵辦工作進展緩慢,案件真相久攻未破。

刑事技術大隊大隊長馬俊當年還是20出頭的小伙子,當時還是技術民警的他清晰地記得,那段時間專案組辦公室徹夜亮著燈,所有民警撐著眼皮整理材料、研究線索、推演案情。

“當年專案組先后有40多名民警參與偵查,調查了70多名可疑對象,帶破其他大小案件20多起。”經偵大隊大隊長金敬軍當時還是一名普通偵查員,“無奈受限于當時的條件,命案一直沒有突破。”

30年來,這起命案成了安寧刑警的心病,每個責任刑警在退休前,都會把這本發黃卷角的命案案卷鄭重地交到后輩手中:命案不破不收兵!

嫌疑人到案

滄海桑田鍥而不舍擒案犯

案發后的30年里,當年的命案現場早已時過境遷,取而代之的是四通八達的馬路和人來人往的車站,但安寧公安執著追兇的信念始終未曾動搖。

今年6月,安寧公安結合夏季治安打擊整治“百日行動”,重點攻堅該案,在省廳、市局的協調指導下,抽調合成、刑偵、技術等部門成立專班,調整工作思路、轉換偵查方向、重新梳理線索,打破多人參與作案的固化思維模式,以原始案發現場為中心,采取“傳統手段+現代科技”,轉而從30年來案發現場周邊住戶搬遷情況入手,開展地毯式調查走訪和證據采集比對工作。

行動中,專班民警克服人員搬遷、地址變化的困難,連續兩個月逐門逐戶走訪調查方圓30余公里,上門取證700余人次,采集生物檢材400余份,晝夜不停開展分析和檢驗工作,終于取得重大突破:當時住在案發現場附近的劉某有重大作案嫌疑。民警順藤摸瓜、擴線偵查,又掌握了大量新證據,并于8月27日晚成功抓獲劉某。

審訊初期,劉某百般抵賴,拒不交代。辦案民警持續攻心、內審外查、出示證據,當被害人王某慘死的照片擺在面前時,劉某癱倒在審訊椅上:“30年了,幾乎每晚都夢到他質問我為什么殺他。”

隨即,劉某坦誠吐露了埋藏30年的秘密:“是我一個人動手的。”“一個當時歲數跟我差不多的小伙子。”“路上醉酒發生沖突,我拿刀捅了他。”“不管怎么定罪,我都接受,是我應得的。”“只求對方家屬能夠原諒我,哪怕一點點。”……

至此,30年前的這起命案積案成功告破。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