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資訊】力爭到2025年末 甘肅省縣域經濟規模達到1.2萬億元以上

原標題:來自省政府新聞辦政策解讀新聞發布會的消息

力爭到2025年末我省縣域經濟規模達到1.2萬億元以上


(資料圖)

中國甘肅網8月11日訊據蘭州晚報報道(記者楊昕)8月10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關于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大力實施強縣域行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政策解讀新聞發布會。《若干措施》提出,我省將以蘭州都市經濟圈為核心、省內其他縣城為支點,加快57個重點縣城城鎮化建設,力爭到2025年末,全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8%,全省縣域經濟規模達到1.2萬億元以上,超100億元以上縣域增加24個,總數達到46個,城鎮新增就業人數累計達到150萬人次以上,打造12個地區生產總值超百億級的園區。

加快57個重點縣城城鎮化建設

《若干措施》共9部分,44條措施。其中,第一部分為總體要求,并提出重點布局和相關舉措,第二部分為功能定位,第三至第九部分為35項推進任務。

《若干措施》提出,我省以蘭州都市經濟圈為核心、省內其他縣城為支點,打造覆蓋黃河沿岸、河西走廊和隴東南3個區域板塊的城鎮帶發展格局,進一步細化明確加快城鎮化建設的重點縣城57個,其中蘭白核心經濟圈重點建設皋蘭縣、平川區、隴西縣、永靖縣等13個縣城,河西走廊經濟帶重點建設玉門市、高臺縣、永昌縣、古浪縣等11個縣城,隴東南經濟帶重點建設慶城縣、華亭市、甘谷縣、西和縣、宕昌縣等19個縣城,黃河上游生態功能帶重點建設臨潭縣、夏河縣、岷縣、肅南縣、天祝縣等14個縣城。

因地制宜引導分類發展

我省將重點支持蘭州市主城區、蘭州新區、麥積區等地級市城區輻射帶動周邊榆中縣、玉門市、民樂縣等48個縣城示范建設,打造與鄰近區域中心城市通勤便捷、功能互補、產業配套的衛星縣城;工業主導型縣城發揮工業基礎優勢,強化園區平臺支撐,按照一縣一主業打造產業縣城;農業優先型縣城以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為主,提升輻射帶動鄉村振興能力,力爭“十四五”期間,創建10個以上國家級農業現代化示范區,打造城鄉融合的新型縣城;文旅賦能型縣城依托歷史文化根脈,加快縣城面貌更新,提出建設“大敦煌文化旅游經濟圈”“中國黃河之都”都市文旅產業集聚區、“隴東南始祖文化旅游經濟區”、絢麗民族風情特色國際文化旅游經濟區,打造以文塑旅、開放包容的魅力縣城;生態功能型縣城通過有序承接轉移人口,打造宜居宜業的生態縣城。在五大發展類型基礎上,篩選出3個人口流失率20%以上的縣城作為重點(永昌縣、會寧縣、古浪縣),引導人口持續流失縣城加快轉型發展。

初步選擇16個縣城作為示范縣重點發展

此外,我省把加快補齊縣城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短板作為重中之重,按照輕重緩急,將制約縣城發展的短板分為產業平臺配套設施、醫療衛生設施、教育設施、文旅體育設施、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市政交通設施、市政管網設施、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垃圾無害化資源化處理設施9項突出短板,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養老托育設施、社會福利設施、縣城公共廁所、縣城智慧化改造、配送投遞設施、冷鏈物流設施、農貿市場8項一般性短板,合理安排建設時序。同時,以一覽表的形式提出了“十四五”期間水利、市政、防洪排澇等12項基礎設施重點任務,明確責任分工,扎實推進。

我省初步選擇敦煌市、榆中縣、皋蘭縣、瓜州縣、清水縣、東鄉縣、靈臺縣、慶城縣、環縣、隴西縣、宕昌縣、高臺縣、永昌縣、民勤縣、平川區、夏河縣16個條件好的縣城作為示范縣重點發展。

縣城城鎮化,這樣建!

優化提升市政道路建設。我省將指導各地持續優化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人行道布局,加快市政道路拓寬改造;指導各地以配建停車場為主構建縣城停車系統,推動停車設施智能化改造,增加縣城停車服務供給,有效解決“停車難”問題。

提升縣城排水防澇能力。我省將堅持因地制宜、一城一策,老城區加快補齊排水防澇設施短板,新城區高標準建設排水防澇設施,推廣海綿城市建設理念,推進雨水源頭減排。到2025年,全省縣城全部完成排水防澇設施系統化建設,防災減災能力增強。

開展老化管網更新改造。我省將全面摸清城市燃氣、供水、排水、供熱管網底數,有序推進以燃氣管網為重點的老化管網更新改造,重點改造材質落后、使用年限較長、存在安全隱患、不符合標準規范的燃氣管道,兼顧居民戶內燃氣設施。到2025年,基本完成城市燃氣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任務,徹底消除安全隱患。

有序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將以改造小區為基本單元,因地制宜推進片域改造,重點改造完善小區水電路氣信暖等基礎設施,因地制宜推進停車、健身、文化休閑、充電設施、托育、便民市場等提升類設施改造。到2025年,基本改造完成全省2000年底前建成且需改造的老舊小區。

提升縣城宜居環境。將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打造縣城園林綠化空間,完善綠地系統;增強污水收集處理能力,完善重點區域污水收集管網,推進污泥無害化資源化處置;完善垃圾收集處理體系,因地制宜建設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系統。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