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熱頭條丨慶陽市氣象部門以實際行動筑牢防汛減災第一道防線

7月14日晚,慶陽市氣象局的預報員們隱隱感覺到,連續多日的降水“來者不善”。

自7月11日開始,慶陽市氣象局每天的天氣形勢和預報結論都在調整,為慶陽各級各部門有力應對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強大暴雨過程敲響警鐘。

7月11-12日,慶陽出現了強降水天氣過程,最大降水量出現在環縣秦團莊92.8mm,甜水的小時降水量達到了45.7mm。在慶幸這次降雨緩解了前期持續很久的旱情外,大家另一方面又陷入了糾結:原本13日要出現間歇的降水不但沒停,14-15日的過程還加強了很多,連續降水對于土質疏松的黃土高原來說,并不是什么好事。


【資料圖】

面對嚴峻防汛形勢,慶陽市氣象局決定啟動重大氣象保障(暴雨)IV級應急響應。

14日白天,慶陽市出現降水天氣過程,中南部小雨,北部中到大雨,其中環縣北部暴雨,截止當日20時,共出現暴雨7站,大雨15站,最大降水量出現在環縣小南溝81.1mm。

市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張洪芬盯著天氣圖、雷達圖、衛星云圖認真分析:“14日20時500hpa圖上,慶陽市處副高外圍偏南氣流控制之下,配合低槽前端東移弱冷空氣,低空偏南氣流明顯,700hpa上,慶陽上游有一弱低渦,其前部橫槽在慶陽北部,南部水汽輸送通暢。”同事路亞奇在會商時補充道:“此次過程的暖區暴雨特征明顯,在此天氣背景下,低層偏南急流翻越董志塬,進入相對較低海拔的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激發對流初生,對流系統加強并長時間維持少動,短時強降水和暴雨將在所難免。”

15日3時至4時,慶城縣翟家河1小時降水量84.6毫米,累計最大降水量在慶城縣四十里鋪,已達到138.9毫米,氣象臺立即開展逐小時雨情服務,路亞奇向下游的陜西省咸陽市進行了大暴雨天氣聯防實況通報。

4時至5時,慶城馬嶺1小時降水量84.9毫米;5時至6時,慶城縣劉家廟、馬嶺、華池王咀子1小時降水量均超過了50毫米。最大累計降水量3時10分左右接近50mm,3時30分左右接近100mm,5時左右接近150mm,6時左右接近200mm。雷達回波顯示,強降水云團在慶城、華池上空停滯了近5個小時沒有移動,而且后部云團還在持續補充。

另外一個陣地,慶陽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在收到市氣象臺3時18分發布的暴雨紅色預警后,立即下發通知,要求華池、慶城根據實際情況研判,迅速升級防汛應急響應,并做好群眾避險轉移、巡查值守、搶險救援等相關工作。

6時,全市已出現大暴雨11站,華池王咀子累積降水量已達211.9mm,慶城馬嶺小時降水量達84.9mm,市防指立即提升防汛應急響應至II級。

天亮之后,強降水仍未減弱,市氣象局的工作人員已堅守了一天一夜,大家一刻也沒有放松,慶城土橋仍有近70mm的小時雨強。

全市氣象部門通過多點遞進式服務強化部門聯動,向應急管理等有關部門開展“遞進式”預報預警服務,預報預警提前量、精細化水平明顯提高,為地方政府開展防汛調度、啟動應急預案、組織人員避險轉移提供了精準的科學依據。全市共緊急轉移安置7人,緊急避險轉移1277戶4258人,無一人傷亡。

在防汛關鍵期,慶陽市氣象部門以實際行動筑牢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守護著200多萬慶陽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通訊員張秉政路亞奇周文博張洪芬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