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短訊!鄉村振興 農信先行 | 環縣聯社:“貸”動產業發展 開拓鄉村振興“羊”關大道

本網記者 陳汐

環縣,是華夏農耕文化的發祥地和中華民族最早的繁衍生息地之一,也是西北重要的羊絨、羊毛、皮張和各種肉食品主產地。作為扎根“三農”、支小支微主力軍,環縣農村信用聯社充分發揮金融工作的血脈作用,積極為環縣羊產業發展輸血造血活血,“貸”動相關產業鏈協同發展,為當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的資金支撐。


(資料圖片)

“貸”動特色產業,拓寬鄉村振興“高速路”

“合作社能發展到今天,多虧了咱們信用社的扶持!”環縣真旺富民肉羊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真旺無比感慨地對記者說道。合作社啟動,環縣聯社的5萬元貸款堪稱“及時雨”。記者了解到,2018年合作社轉型升級,該聯社的60萬貼息貸款支持有力。而現在,該聯社一筆300萬元的貸款資金將有效幫助合作社擴大規模。

今年以來,環縣聯社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貸直通車活動”為契機,不斷進行機制、服務、產品創新,通過“隴信通平臺”和“中征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拓寬農戶融資渠道,按照“提升一批標準化農民專業合作社、壯大一批正常經營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激活一批‘空殼社’”的工作思路,為更多農民合作社提供便捷和多元化的信貸服務。

依托網點遍布全縣鄉鎮社區的優勢,環縣聯社在每個鄉村篩選出信譽好、潛力大的農民合作社,提供“點對點”信貸服務,傾斜信貸支持,并給予利率優惠,精心扶持出一批示范合作社,形成“火車頭”帶動效應。截至目前,已累計為150家養殖專業合作社發放貸款1.6044億元。

作為服務縣域經濟的主力軍,環縣聯社自覺同政府發展戰略保持一致,積極推動金融和產業深度融合,助力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效銜接,不斷探索“信用社+”融資模式,大力推動縣域羊產業由傳統分散養殖到設施規模養殖,促其形成規模化發展。

如今,“環縣羊羔肉”已被列入國家體育總局訓練局國家隊運動員備戰保障產品,榮獲全國十佳羊肉品牌第一名、全國綠色農業十佳畜牧地標品牌、中國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等一系列榮譽稱號。在“羊”關大道上,環縣已走出鄉村振興“新速度”。

“貸”動產業鏈條,織密鄉村振興“交通網”

以羊產業為基本環,環縣聯社始終關注其延伸產業鏈條,大力帶動下游美食、旅游、電商等關聯產業發展,投入900萬元信貸資金支持以環縣薈榮草業為龍頭的種植業,扭住龍頭企業“一個點”,連綴產業鏈上“一條線”,進而激活產業集群“一大片”。

“三年下來,我不僅還清了3萬元貸款,還凈賺了1.5萬元和11只羊。”環縣曲子鎮西溝村村民谷金榮一臉喜悅地說。2018年,他向環縣聯社貸了3萬元“331+”養羊扶貧貸款,入股到村里的養殖合作社,每年參與固定分紅。

為發揮農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帶頭作用,環縣聯社積極融入“331+”草畜產業發展新模式,即群眾貸款購羊變股金,把基礎種羊集中投放到合作社,由合作社統一飼養,合作社向龍頭公司統一售賣,群眾參與合作社分紅變股東的“公司+合作社+貧困戶”的三方合作模式。該聯社累積發放肉羊產業貸款4.45億元,幫助3201戶農民實現脫貧致富,成功實現了由帶動合作社到帶動農戶發展,由特惠到普惠的轉變。

從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排頭兵,到助力鄉村振興的主力軍。環縣聯社設立普惠金融部,持續優化金融服務、提升服務質效。今夏旱災肆虐時,該聯社捐款25萬元,籌措1.5億元信貸資金,專項支持抗旱救災、穩草保羊。截止2022年5月底,環縣聯社已累計發放涉農貸款18.6848億元。

情系百姓,環縣聯社始終致力于打造“有溫度”的銀行、打造農民自己的銀行。環縣聯社堅定貫徹黨和國家的金融方針政策,堅定支農支小戰略定位不動搖,為縣域經濟發展“鋪橋修路”,支持鄉村振興走上“快車道”,以扎實的工作贏得了政府和老百姓的信任。

接下來,環縣聯社將著眼鄉村振興“羊”關大道,一如既往的打造一流金融引擎,全力賦能鄉村振興,為地方實現全面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澎湃動力。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