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實時:【小康路上看老鄉】平涼靜寧:特色蔬菜有“錢”景 種出綠色致富路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新華村管理人員在棚內忙碌

中國甘肅網7月13日訊(本網記者沈文剛通訊員李芳艷任建祥)7月的夏日,走進靜寧縣威戎鎮新華村,一排排整齊的大棚映入眼簾,西紅柿、茄子、辣椒、黃瓜等蔬菜長勢喜人,一派豐收景象。

村民胡福選正在承包的大棚內忙著采摘、分揀、打包、裝車,一袋袋新鮮的茄子、辣椒、西紅柿,即將被送往當地的蔬菜市場。

“我種了50個大棚,今年長勢特別好,已經買了十萬斤左右了,只要管理到位,善經營,收益也挺好。”胡福選說。

新華村把培育發展蔬菜產業作為增加群眾收入,助推鄉村振興的拳頭產業,按照“擴容提質增效”的總體思路,不斷加強新技術推廣應用,優化種植結構,及時調整種植品種,提升蔬菜品質,逐步走出了一條發展蔬菜種植、振興鄉村產業、促進群眾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近年來,靜寧縣立足資源稟賦和特色優勢,堅持綠色、有機發展方向,在城郊和河谷川區集中規模發展設施蔬菜,在有條件的山區集中連片發展高原夏菜,建成一批經濟效益好、輻射帶動強的產業園區和標準化生產基地,形成“三線三區”產業布局,構建現代育苗、基地建設、貯藏保鮮、冷鏈物流、精深加工、科技支撐、質量安全等為一體的全鏈條蔬菜產業發展格局,推進全縣蔬菜產業提質突破和高質量發展。

細巷鎮譚店村黨支部書記李隴兵介紹,為了進一步推動蔬菜特色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在譚店、韓川村建設集設施蔬菜生產與平涼紅牛養殖互利互促的現代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園區,形成種養循環模式,打造創新能力強、綠色底色足、安全可控制、聯農帶農緊的大農業循環鏈,拓展產業增值增效空間。

在細巷鎮譚店村設施蔬菜產業園,看著園區長勢喜人的火龍果和櫻桃西紅柿,園區管理員李靖喜上心頭,“今年引進栽植草莓、火龍果、櫻桃西紅柿等特色果蔬,經過創新經銷理念,積極開展采摘體驗、親子互動等田園親情模式,吸引了大批游客采摘體驗,在壯大了村集體經濟同時,也增加了村民增收致富的渠道。”

內培外引扶強鏈節主體,通過政府引導、資金扶持等多種措施,靜寧縣培植鏈主企業1家、鏈上企業4家,培樹蔬菜種植大戶120戶,開展種植技術培訓20場次,培訓蔬菜種植技術指導員50名、蔬菜種植能手200人、農民1750人。

據悉,2022年靜寧縣蔬菜總面積達到9萬畝以上,其中設施蔬菜0.6萬畝,高原夏菜8.5萬畝,蔬菜總產量達到13萬噸以上,全產業鏈產值達到3.5億元以上。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