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文:蘭州公安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高考之后 謹防八類詐騙陷阱

中國甘肅網6月15日訊(奔流新聞·蘭州晨報 記者張秀蕓)緊張的高考結束,各種借著高考為由頭的詐騙手段也隨之而來,從提前查分、花錢獲得補錄名額、填報志愿指導,到暑期兼職刷單賺錢……騙子們時刻變換手法實施詐騙。6月14日,蘭州公安發布八類高考詐騙套路解析,希望考生和家長們能夠增強防騙意識,不要落入高考詐騙陷阱。

“提前查分”騙局

高考完,學生和家長最想知道的必然是分數,于是詐騙分子會利用考生和家長的急切心理,通過家長群、考試群、手機短信等渠道發送“提前查詢分數”的虛假廣告鏈接實施詐騙。鏈接中會要求填報身份證、準考證等相關信息,并交納一定的查詢費用,一旦上當不但會有財產損失,還會泄露個人信息。

警方提醒:考生及家長查分時應認準教育部門指定的查詢方式及查分網址,不要輕易點擊來歷不明的鏈接。

“補錄名額”騙局

“補錄”騙局常常出現在高考志愿錄取結束后,騙子對考生家長謊稱某高校名額沒能招滿,通過花錢“打點”可讓考生獲得補錄名額,以此騙取考生家長錢財,也有嫌疑人在考前就用各種借口,讓家長交錢保留名額。還有一些騙局中,騙子也會謊稱有特殊關系,可以購買“內部指標”“計劃外指標”。

警方提醒:正規的招生錄取不會產生任何附加費用,凡是需要收取保證金、錄取費、指標費的“招生指標”,100%是詐騙。

“填報志愿指導”騙局

不法分子假冒“權威專家”,自稱掌握“內部大數據”,利用中介或網站、APP等對考生進行志愿填報指導騙取錢財。

警方提醒:填報志愿可在網上尋找參考資料幫助,但對于收費的指導一定要提高警惕,自己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里,勿讓騙子乘虛而入。

“偽造錄取通知書”騙局

騙子冒充高校招生辦人員,向考生寄送偽造的錄取通知書,讓考生將學雜費打入指定的銀行賬號,以騙取錢財。類似騙局還有制造虛假的釣魚網站,騙子的目的就是騙取學生的生活費、學雜費。

警方提醒:此類騙局中,騙子的準備工作都會非常專業。不僅會使用和原學校相似的校徽、logo,還配備了所有的課程資料,填寫的大學地址也和正版一模一樣。為此,考生和家長在登錄學校和教育部門網站時,一定要有鑒別真偽的意識。要通過官網認證的鏈接或學校、教育部門官方發布的網址進入,轉賬匯款時要通過多種途徑核實賬號真偽。

“補助金”騙局

不法分子通過非法途徑獲取考生身份信息后,假冒教育部門工作人員等身份,以符合“獎學金”或“高考補助金”資格為由,騙取押金或手續費。

警方提醒:當接到自稱高校、教育、財政等工作人員的電話、信息,要發放“國家助學金”“返還義務教育費”“助學扶助款”時,考生及家長一定要主動與當地教育部門或學校聯系求證。

“兼職刷單”騙局

騙子以高薪誘惑學生,抓住涉世未深和急于掙錢的心理,讓學生暑假在網上幫忙刷單。

警方提醒:切記所有刷單都涉嫌詐騙,也是違法行為,請大家不要貪圖小利落入詐騙犯罪分子的全套,如需兼職一定到正規平臺或者中介。

“租號賺錢”騙局

微信號出租幾天,就有幾百塊到手,這樣不勞而獲,躺著穩賺不賠的好事,讓學生不免心動,但是你出租的微信號可能被不法分子用來實施詐騙、洗錢等犯罪活動,而你一不小心就會成為詐騙團伙的“幫兇”。

警方提醒:在找兼職的過程中看到任何類似“租售微信”“出租QQ號”“借用身份證”等信息都要提高警惕,不要被一些蠅頭小利所迷惑。

“繳費”騙局

騙子以學校老師等身份要求家長盡快將本學期學費打到學校財務賬戶(其實是騙子的個人賬戶)上,并聲稱如不及時繳費將影響學生的正常學習生活。

警方提醒:遇到此類情況,不要盲目相信,及時通過電話或其他聯系方式與子女聯系,確保信息真實。警方提醒:考生和家長牢記接電話,不管是誰,只要一談到銀行卡,一律掛掉;只要一談到中獎了,一律掛掉;只要一談到是公檢法稅務或領導干部,一律掛掉;所有短信,但凡讓點擊鏈接的,一律掛掉;微信不認識的人發來的鏈接,一律不點。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