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快說】盤活撂荒地 播種希望田

原標題:【微言】盤活撂荒地播種希望田

□楊延琴

諺語云:“清明前后,種瓜種豆”。

眼下清明剛過,正是耕種的好時節,不少地方已開始整治撂荒地,確保讓所有耕地都種上莊稼。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根本。統籌整治撂荒地,盤活土地資源,就是為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各地政府要積極行動,將整治撂荒地當大事來抓。

認真排摸,心中有數。按照干部包抓責任體系,鎮(村)負責干部要深入農戶,走上田間地頭,利用技術科學測繪,對撂荒地進行“地毯式”“拉網式”的排摸登記,結合當地耕地信息分布圖,理清撂荒面積、位置、耕種現狀等情況,讓“荒地臺賬”為復耕工作奠定基礎。

因地施策,靈活整治。對已經排摸出的撂荒地,靈活實行“一地一策”,參照已經嘗試成功的“黨支部+合作社+企業+農戶”的復耕新模式,鼓勵有意愿的農戶自行復耕;對于無能力、無意愿的農戶采取“土地流轉”“土地托管”等方式,推進撂荒地復耕復種。

完善設施,科技賦能。要加大投入力度,配套完善灌排水、田間道路等基礎設施,提升機械化作業水平。同時,有效落實政策扶持,多渠道加大資金引流,改善農業基礎條件、耕作條件,讓土地不再“沉睡”。

壓實責任,效益優先。各地要切實擔負起主體責任制,層層壓實責任,積極發揮政策導向作用,有效落實惠農政策落地。加強對農戶在資金、技術、信息等方面的扶持,讓農民復耕撂荒地有錢可賺,提高耕種信心和種糧收益。

這個春天,讓我們通過“依穴施針”找出路,把撂荒地變身“希望的田野”。

搜索

復制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