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月末淮北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1874.12億元 居全省第13位

記者從市地方金融監管局獲悉,一季度全市金融運行呈現平穩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截至2月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1874.12億元,居全省第13位;各項貸款余額1464.69億元,居全省第9位;增量存貸比59.85%,居全省第6位。

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市地方金融監管局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不斷提升金融服務質效。積極搭建政銀企合作交流平臺,推動市政府先后與交行安徽省分行、國開行安徽省分行、省信用聯社、徽商銀行、農行安徽省分行等省級金融機構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支持實體經濟,幫助企業緩解融資難。督促銀行機構深入貫徹落實減費讓利相關要求,提高貸款審批效率,簡化擔保流程,切實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截至2月末,全市銀行業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5.11%,較年初下降0.17個百分點。

在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方面,市地方金融監管局結合實際,制定我市企業上市培育五年專項行動計劃,按照“儲備一批、培育一批、輔導一批、申報一批、上市一批”的思路,分層次推動擬上市企業梯隊發展。鼓勵淮北礦業集團、建投集團等發債主體不斷創新債券發行方式,鞏固擴大債券融資規模;鼓勵已上市(掛牌)企業發揮好資本市場的平臺優勢,多措并舉開展再融資。全面開展“線上+線下”多層次資本市場業務培訓工作,提升企業和各級領導干部利用資本市場的意識和能力。截至2月末,新增省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掛牌企業2家,全市累計實現直接融資32億元。

在提升綜合金融服務能力方面,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創新產品類型,深化新型政銀擔合作,滿足多樣化金融需求;搭建淮北市綜合金融服務平臺,通過數據共享,提升中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可得性。目前,在淮13家金融機構76款金融產品順利接入平臺,327家企業通過平臺線上申請,獲得授信放款6.5億元。持續完善黨建引領信用村市級服務平臺功能,高質量完成新一輪信用評級,依托黨建引領金融活水助力鄉村振興。杜集區35個村全部獲評“信用村”,22249戶農戶獲評“信用戶”,全市7家銀行為杜集區各類信用主體存續授信9073戶、金額4.32億元,在用信2089戶、余額2.32億元。(王陳陳)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