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永登公安:警民微信群 架起溝通“連心橋”

本網記者程健

建有溫度的群,做得民心的事。

今年以來,蘭州市永登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充分發揮“警民微信群”覆蓋廣、傳播快、互動佳、效果好的優勢,積極探索“互聯網+微警務”工作模式,廣泛服務于打擊防范、法制宣傳、疫情防控、治安管理、戶籍業務、反詐預警等各個環節,切實搭建起了警民互動溝通的“連心橋”。

城關派出所轄區為永登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總面積73平方公里,轄區共有五個社區和六個行政村。隨著“警民微信群”的建立和運行,“群友”的數量也不斷增加,為公安宣傳工作帶來了寶貴的“土壤”。通過發布警務咨詢、安全防范提示、正能量宣傳作品,不斷加深了轄區群眾對公安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目前,派出所“警民微信群”累計發布治安預警提示5000余條次、防范電詐常識3000余條次、掃黑除惡常態化宣傳內容2000余條次、文明創建和縣域綜合整治宣傳1500余條次、安全防范和法制禁毒宣傳1.2萬余條次;累計接受群眾反映的戶籍辦理、窗口服務、轄區治安、警容風紀、執法辦案等方面意見和建議23條,直接服務群眾965人次,找尋走失人員7人,解答公安業務208人次,群內化解各類矛盾糾紛34起。

城關派出所轄區共有實有人口9萬余人、實有房屋4.13余萬間、實有單位4400多家,共有行業場所247家、重點單位241家。

“警民微信群的建立,便于我們強化旅店業、寄遞業、小區物業的管理,既能有計劃的推送禁毒、反詐騙等宣傳提示,又能適時調度掌握中小學校、單位企業、娛樂場所的安全動態,發動社會力量共建共治,有助于維護治安穩定。”城關派出所副所長趙克星說。

民警在群里講“安全防范”,居民群眾在群里報“治安隱患”,不僅拉近了警民關系,也為群眾解決了不少急難愁盼。

“李警官!您好!我家小孩在外地讀書,身份證丟失了,要不要到派出所報失補辦。”前幾天,轄區佳永小區居民王阿姨的兒子身份證丟失,因其在外地讀書,便在“公安+商鋪店面管理群”里咨詢。隨后,派出所戶籍民警李金霞馬上回復了王阿姨,告訴他身份證可異地辦理,不用來回跑就可以重新辦理身份證,并告知王阿姨“疫情期間,要少出門,注意個人防護”。

為了推動“警民微信群”規范高效運行,城關派出所還在廣泛征求轄區群眾、治安戶長及行風監督員意見建議的基礎上,制定出臺了《“警民微信群”管理制度》,對工作群的職能定位、信息發布、工作紀律等逐一進行規范,確保微信工作群合法、安全、有序運行。

同時,派出所規定,對群眾在“警民微信群”中發布的一般性意見建議,民警要態度坦誠、及時回應、加強互動,能當場回復的及時回復,無法當場回復的,及時向相關部門咨詢,24小時內反饋;對于群眾的報警求助,要第一時間解決,盡可能提供幫助;對群眾提出的不屬于公安機關職責權限的內容,要及時告知相關解決渠道。

特別是疫情防控工作中,城關派出所針對“社工委”管理特點,要求社區民警主動加入社區和村社的疫情防控工作群,積極開展政策解讀、治安防范、矛盾化解等基層警務工作。

城關派出所通過警民微信群架起溝通“連心橋”,大力開展“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創建活動,實現“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的目標,為轄區社會經濟發展創造更加安全穩定的社會治安環境。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