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快看】隴南文縣:“黑肚肚”鼓起百姓“錢袋子

“黑肚肚,長得不錯!”種植戶眼里的“黑肚肚”,其實就是享有“素中之葷”“菌中之王”之美譽的山珍——羊肚菌。

羊肚菌,屬于春天出現最早的山珍之一,對生長環境要求極為苛刻。高山、森林、湖泊、氣候……賦予了文縣富饒的土地,成了渾然天成得天獨厚的原自大自然的饋贈。

春風拂面、春雨潤土的三月,記者走進文縣中寨鎮馬營村羊肚菌種植基地,放眼望去,一座座大棚被連片的黑色紗網遮蓋著,鑲嵌在金黃色的油菜花海里,棚內菌蓋呈褶皺網狀、表面凹凸不平,卻極像了羊肚似的菌子,迫不及待地破土而出。

“我們基地的羊肚菌在全縣范圍內成熟的較遲。”文縣中寨鎮馬營村羊肚菌種植基地負責人李良強說,羊肚菌在溫度、濕度、光照、土壤、技術全部到位的情況下才長得好,“今年種的羊肚菌品種好,長得還不錯,畝產鮮菌1200斤左右,每畝產值在8-9萬元不等。除去每畝2.3萬成本,收益還是很客觀的。”

“我這個基地共流轉村民土地117畝,通過引進四川省青川縣羊肚菌種植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發展種植羊肚菌收效很好。李良強說,預計今年能產鮮菌12萬斤,產值超過750萬元。此外,基地生產全程需要很多人工,從建基地到采摘結束,能有效解決當地村民1.3萬人次就業,實現創收190多萬元。”

據了解,今年文縣中寨鎮堅持因地制宜、科學謀劃,以“黨支部+基地+農戶”的模式,引進經濟效益明顯、市場前景廣闊的羊肚菌產業,不斷優化產業結構、產業布局,打造了馬營村羊肚菌種植基地。

馬營羊肚菌種植基地是我們鎮農業特色產業發展的典型之一,有效帶動群眾在家門口就業鼓起“錢袋子”,為全鎮經濟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起到了示范引領帶動作用。文縣中寨鎮鎮長劉海中說,“我們鎮緊扣縣上‘抓產業、強集群’的發展思路,推進產業扶貧向產業振興轉變,科學調整產業結構,大力培育特色產業,既鞏固脫貧成果,又能很好的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打造新型農業農產的新路子,激活“造血”功能。“以前村里的土地都是種植糧食作物,村民各干各的沒啥效益。現在把土地資源整合,發展現代農業效益好,打擊都受益了。馬營村村主任劉風安說,“比如,我們種植羊肚菌周期短、效益好,還能改良土壤,再種植其他農作物能提高產量,推動農業增收、農村美麗、農民富裕,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徐文娟是中寨鎮馬營村村民,家有一對四歲半的雙胞胎。疫情期間,丈夫沒出去務工在家看著。她說,“基地這幾天需要大量采收工,我已經干了8天了,每天能掙100多塊錢,還能隨時回家去照看下孩子。”

“我從搭建大棚開始,目前干了60多天,打工小工都有,每天平均工資150元,算算也快成萬元戶了”馬營村村民王海英說著笑著,扛著一筐羊肚菌向大棚外走去。

中寨鎮只是全縣發展羊肚菌產業的鄉鎮之一。今年以來,文縣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培育農特產業發展,帶動群眾穩定增收致富。基于獨特的資源優勢,該縣按照“長短結合、大小結合、遠近結合”的思路,根據“宜林則林、宜果則果、宜菌則菌”的原則,“把好方向、選好模式、建好機制、找好帶頭人”,持續開展“筑龍強社”行動,羊肚菌產業發展勢頭很好。目前,全縣共發展羊肚菌840多畝,預計實現產值達5900萬元左右。(文縣融媒體中心記者劉玉璽朱翠張壘)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