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市城關區:創新實驗區+社工委探索社區治理新模式

蘭州楊家園社區“口袋花園計劃”達成

本網記者宋芳科

通過社區治理創新實驗區廣泛開展居民協商議事,通過“社工委”鏈接各方資源服務居民。蘭州市城關區在基層治理中將社區治理創新實驗區經驗和“社工委”資源有效銜接,促進問題解決為群眾辦實事、好事。

最近,城關區楊家園社區“口袋花園”項目動工了。

酒泉路街道楊家園社區位于主城區的中心地帶,轄區面積0.12平方公里,總人口8580人,其中老年人1890人,占總人口的22%,具有老齡化增長、老舊樓院密集的“雙老”特點。

為了提升居民居住品質,老舊樓院改造正在改變了社區面貌。在老舊樓院改造過程中,通過居民協商議事,拆除了一些居民搭建的違建。拆除違建后空下的空地干什么?楊家園社區“社工委”通過走訪群眾和召開居民議事會征求意見,最終大家統一決定建設“口袋花園”。

楊家園社區黨委書記楊靜說,把居民的訴求交給居民協商解決,楊家園社區運用“小院議事會”協商議事平臺和“小院會客角”暢談平臺廣泛征求意見,居民普遍認為。市中心老舊小區住宅密集,沒有公共休憩空間。社區老齡人口較多,“一老一小”重點人群對公共休憩空間的需求不斷加大,這才有了“口袋花園”的動議。

目標確定了,活怎么干、錢從哪里來?楊靜說,“口袋花園”是楊家園“社工委”的開年項目,通過“社工委”和駐守干部鏈接各方社會資源,實現社區共享共治,是楊家園社區服務群眾的又一抓手。通過各方協力,城關區市政管理所負責路面施工硬化,城關區文體局負責提供健身器械配備,市區駐守干部負責對接休憩椅捐贈,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施工方負責違法建設區拆除任務,社區負責鏈接文明景觀小品,分工明確,合力參與。“口袋花園”從協商議事到具體實施階段。

居民議事討論花園如何建

隨著城關區民政局推進以“培育居民協商共識,搭建協商平臺,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新格局”為主題的社區治理創新實驗區走深走實,通過居民協商議事平臺把問題擺到桌上面,把能想到的困難和訴求都提出來,正成為城關區社區治理的新模式,而“社工委”的加入,讓這一過程更加充分。

楊靜說,“口袋花園”計劃實施,是楊家園社區探索城市景觀微更新的第一步,也是社區及時回應居民訴求,以需求為導向開展社區服務的探索實踐,通過意見征集、資源有效鏈接,真正發揮“社工委”社會化共建、社區化共治的職能。

“口袋花園”開工建設

最近,城關區正寧路社區把居民舞蹈課開進了敦煌藝術團舞蹈大廳。讓家門口的專業院團服務居民,以前大家都在一個社區卻沒有往來,而隨著“社工委”鏈接資源,這些優質的社區資源也被發掘為居民服務。

正寧路社區黨委書記陳學玉表示,社區在協商議事時發現,社區中老年人對跳舞很感興趣,但是沒有好的舞蹈室,也沒有專業的老師教。社區轄區就有敦煌藝術團這樣的高雅藝術團,以前大家沒聯系,優質的資源沒有給居民帶來好的服務。

正寧路“舞空間共享課堂”開課

為此,正寧路“社工委”和駐守干部積極鏈接轄區優勢資源,經過多次協調與溝通,最終與甘肅演藝集團敦煌藝術團成功對接,共同謀劃開辦了“舞空間共享課堂”。

“舞空間共享課堂”由敦煌藝術團資深專業舞蹈老師任教,授課地點在敦煌藝術團三樓舞蹈教室,前五節課時免費,一節課90分鐘,后期通過“公益+低償”的服務形式,每節課收費15元,如果有居民想學習,可以繼續報名參加。

陳學玉說,“舞空間共享課堂”在社區廣受歡迎,已經有30多位居民報名參加,大家對專業院團的設施非常滿意,感覺跳舞非常享受。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