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山“捕鳥人”變“護鳥人”,城市熄燈為候鳥讓道——千年鳥道 萬鳥競飛

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嚴萬達 戴勤


(相關資料圖)

國慶假期,游客站在藍山縣云冰山景區山頂,常見鴻雁、白鷺、天鵝、杜鵑等候鳥,舒緩從容地從山腰飛過。

藍山縣地處南嶺山脈、九嶷山東麓,素有“千年鳥道”之稱。這原本是一條穿越饑寒、飛向溫暖的遷徙通道,之前卻被捕鳥者布下“天羅地網”,變得兇險萬分,鳥尸遍野。

藍山縣探索建立政府引導、社會參與的長效護鳥機制,通過就業創業扶持、嚴厲打擊非法獵捕等有力舉措,千人上山打鳥的陋習如今不再。

千年鳥道,萬鳥競飛。

打鳥

——有人一晚捕殺500多公斤候鳥

湖南省12處候鳥遷徙通道重點保護區域中,藍山縣占3處。每年遷徙季節,數以百萬計的候鳥過境藍山,在群山中稍作休整,順著山谷強勁氣流,南遷北歸。

“之前,鳥道沿途,村民搶占山頭,私劃‘地盤’,設網捕鳥。”藍山縣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站站長蔣從武介紹,一張張細密隱蔽的捕鳥網成了“奪命網”,有人一晚捕殺候鳥500多公斤。

“靠山吃山,打鳥是千百年留下的傳統。”漿洞瑤族鄉上洞村52歲的張修強說,“其實歸根結底,就是窮。”14歲時,張修強就跟著3個哥哥上山通宵打鳥,補貼家用。

每年長達150天的候鳥遷徙季,被視為大自然的饋贈,家家戶戶盼著多打些鳥,補充肉食、增加收入。“置辦年貨,孩子的學費,都得從打鳥中‘找錢’。”張修強的大哥張修任說,留下部分候鳥制成鳥干,作為款待或饋贈親友的佳品。

在縣城,“野味”成了一些飯店、酒樓的招牌菜,引得食客慕名而來。

在經濟利益驅使下,到2011年,藍山被稱為“打鳥嶺”的山頭就有40多座,全縣2000多人靠捕鳥賣鳥為生。夜幕降臨,各山頭燈火通明,鳥的悲鳴和人聲的鼎沸相互交織,上演著一場場獵殺狂歡,當地自然生態環境受到嚴重破壞。

禁捕

——“打鳥能手”變“護鳥達人”

藍山縣四海坪候鳥保護站,聳立在海拔1300多米的云冰山景區山頂。遷徙季到來,個別捕鳥者蠢蠢欲動,值守員張修強嚴陣以待,緊盯各山頭動靜。

“哪座山頭有光,我們第一時間趕到。”張修強熟悉地形,協助林業部門,夜夜巡護在捕鳥重點區域,經常忙到凌晨三四點。

曾經的捕鳥人變成護鳥者,源自一場聲勢浩大的禁捕退捕行動。

2012年開始,藍山嚴厲打擊非法捕鳥行為,守護湘江源頭生態屏障。縣林業、森林公安等多部門聯合,全方位巡查,建立3個候鳥保護站。構建縣、鄉、村三級護鳥體系,聘請300多名村民擔任護林員護鳥。打擊與宣傳并舉,藍山食鳥捕鳥之風逐漸收斂。

不允許打鳥,斷了主要經濟來源,張修強四兄弟聚在一起,喝著悶酒,為生計發愁。

在毛俊鎮上溪村上洞自然村,部分村民偷偷重操“舊業”,“打鳥嶺”依舊燈光閃爍。

“退捕村民生活有保障,禁捕才能禁得了、穩得住、不反彈。”藍山縣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鄧從章介紹,藍山改善山區基礎設施,發展特色產業,出臺技能培訓、就業幫扶等政策,引導“捕鳥人”轉行就業創業。

道路通了,“財路”也多了。老大張修任開始跑運輸,辦竹木粗加工廠。后又在林業部門技術指導下,養殖白鷴,最高時一年純收入有100多萬元。

受益于政府幫扶,其他三兄弟轉型發展也不賴!老二張修文在漿洞瑤族鄉主街開辦超市,銷售百貨和生態臘肉。老三張修武流轉70余畝旱地,發展林下中藥材種植。老四張修強在云冰山景區工作,吃上“旅游飯”,兼職護鳥員。

上洞自然村發展香芋、八月瓜等特色產業,興辦生態豬場、雞場,家家有產業,戶戶能增收。“護鳥寫進村規民約,‘打鳥嶺’變成了‘護鳥嶺’!”昔日“打鳥能手”歐陽榮舉,帶動周邊30多名村民發展林下經濟增收,還主動擔任村護鳥隊隊長。

全民護鳥,湘江源頭野生動物回歸,百鳥歡唱。藍山縣現有野生動物200余種,其中野生鳥類120多種,屬于國家重點保護的鳥類20余種。

共處

——“千年鳥道”成為生態名片

“鳥多了,又有了新的煩惱。”蔣從武說,田里莊稼被損毀,魚塘的魚苗被捕食,鳥不怕人,村民也不敢“還手”,只得跑到縣林業局訴苦。

發現問題后,藍山縣組織護鳥隊隊員進村入戶普法宣傳,提供驅鳥不傷鳥的方法。

人鳥相近,和諧共處,已深入人心。

夜間飛行的候鳥,極易被城市燈光吸引而迷失方向。遷徙季,藍山縣城管局適時熄滅廣場所有燈光和部分街道路燈,倡導高層建筑和酒店、商家主動熄滅霓虹燈、外墻燈。藍山縣城為候鳥熄燈讓道這一暖心舉動,在全國被傳為佳話。

同樣是靠山吃山,如今卻吃出新內涵。

“千年鳥道”華麗轉身,成為粵港澳游客觀賞候鳥的“打卡地”。游客站上云冰山景區四海坪候鳥保護站,即可觀看日出云海、落日晚霞、璀璨星空等,更可以欣賞候鳥飛舞在藍天白云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麗畫卷。

景區山腳下,漿洞瑤族鄉茶源坪村農戶建民宿、辦農家樂,樂享觀鳥經濟。

在張修任兩層小別墅里,保留著一張封存十余年,已破爛不堪的捕鳥網。“爺爺舍不得丟,說是留著教育我們愛鳥護鳥。”張修任言傳身教,孫子孫女成了“護三代”。

藍山千年鳥道,鳥樂人歡。

(一審:夏博 二審:蔣俊 三審:王亞奇)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