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湘潭市醫保局這樣做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華聲在線8月11日訊(通訊員 郭俊 記者 彭婷)傳承創新發展中醫藥,攸關民生實事,事關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記者今天從湘潭市醫保局了解到,為做優做強中醫藥事業,今年來,該局充分發揮醫療保障在推進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改革,更好保障人民群眾就醫需求、減輕醫藥費用負擔等方面的積極作用,通過強化多元復合支付方式改革、優化權重與差異系數傾斜、深化中醫藥服務價格管理等,多措并舉支持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

突出特色,擴大中醫優勢病種范圍。為支持中醫藥發展,突出中醫藥“簡、便、廉、驗”優勢,湘潭市啟動中醫醫院DRG付費試點期間,對部分以中醫藥治療為主的中醫優勢病種實施按療效價值付費,以引導醫生更多選用中醫操作治療。去年開始,對14種中醫有手術指征的骨科病種實行與西醫手術病組同病同效同價,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在DRG付費下更好地體現了中醫服務價值,更好地促進了中醫特色技術和操作的傳承和應用。今年8月起,湘潭市在市中醫醫院實行22個中醫優勢病種與西醫病種同病同效同價,進一步擴大中醫優勢病種范圍。

深化改革,推行多元復合支付方式。為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發揮中醫藥在增進健康、“治未病”等方面的作用,去年4月,湘潭市中醫醫院、湘鄉市中醫醫院、湘潭縣中醫醫院開始DRG實際付費。除把常見以西醫治療為主的病組納入DRG實際付費外,同步實行10個中醫優勢病種(其中4個門診病種)按單病種定額支付、14個中醫骨科病種實行與西醫手術同病同效同價付費,個別中醫治療為主的科室(中醫矯形科)實行按項目付費。同時,對于惡性腫瘤晚期、中風偏癱、壓瘡糖尿病足等需長期住院治療的病種實行按床日付費。通過實施以按病種分組付費為主的多元復合支付方式,促進中醫醫院高質量發展。

優化政策,實行權重與差異系數傾斜。DRG權重是付費關鍵要素,今年5月,湘潭市組織專家完成新一輪DRG權重談判工作,覆蓋病組737組。通過協商談判,5個與中醫操作密切相關的細分組權重得以上調,權重調整向中醫醫院適當傾斜。為支持中醫重點專科發展,今年還對有國家重點學科的市中醫醫院提高差異系數2%。

有序調整,完善醫療服務價格體系。在湘潭縣中醫醫院試點開展小兒推拿療法等11項中醫藥特色明顯、體現中醫創新和臨床價值、療效肯定的特需中醫醫療服務項目;調整中藥化腐清創術等6項具有傳承價值、功能療效明顯、患者廣泛接受、特色優勢突出的中醫醫療服務項目價格;在湘潭縣中醫醫院開展4+6個中醫優勢病種門診和住院按病種收付費管理;進一步規范中藥飲片價格管理,公立醫療機構從正規渠道采購中藥飲片,可按照實際購進價格順加不超25%銷售,醫療機構炮制使用的中藥飲片、配制的中藥制劑實行自主定價。同時,將部分中藥飲片、中成藥等納入門診慢特病診療和醫保支付范圍,充分發揮中醫藥在慢特病防治中的作用。

擴大范圍,支持納入醫保支付管理。支持發展中醫診所、門診部和特色專科醫院,對符合條件的各級各類中醫醫療機構及時納入醫保定點管理范圍。目前,全市提供中醫藥服務納入醫保定點管理的醫療機構141 家。

壓實責任,建立全程跟蹤服務機制。湘潭市建立“分重點、分難點、分節點”支持中醫藥發展的調研方向,實行“一個重點問題、一名局領導牽頭、一個責任部門、一直負責到底”的“四個一”服務機制,建立常態化調度機制。工作專班不定時收集各中醫醫院在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問題,急需醫保政策加強扶持和傾斜的方面,分類梳理建立問題臺賬。對湘潭市醫保局能解決的問題提高站位、迅速行動,高效優質解決;對需上報省醫保局的問題,局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帶隊密集對接省局相關部門,極力爭取政策保障。建立問題全程跟蹤服務保障機制,快節奏、高效率推進醫保政策支持中醫藥發展工作。

(一審:余畫 二審:劉樂 三審:蔣玉青)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