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精尖裝備、硬核舉措到高效聯動,長沙不斷推進應急救援能力建設

“大應急”織密安全生產防護網(打好安全生產翻身仗)

長沙近日舉行大型水域救援實戰演習,救援人員乘坐米-171直升機解救“被困人員”。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啟晴 攝


【資料圖】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劉琦

城市飛速發展,風險和挑戰隨之而來。應急能力和水平,決定著一座城市能否在關鍵時刻跑贏“與生命的賽跑”。近年來,長沙統籌發展與安全,始終把應急救援能力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大應急”織密安全生產防護網,護航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城市安全高質量發展。

“米-171直升機,起飛!趕赴湘江水域上空執行救援任務!”在近日舉行的一次大型水域救援實戰演習中,救援人員乘坐米-171直升機,掛載橡皮艇到達人員“被困地點”,脫鉤釋放橡皮艇并投放橡皮艇操作員,成功解救“被困人員”。

2020年10月,市應急管理局聯合湘江集團共同打造的長沙市航空應急救援基地正式成立。這不僅是全省首個市級航空應急救援基地,更標志著長沙邁入空中應急救援新時代。城市安全和森林防火巡航、支援外地執行森林火災撲救任務……歷經近三年的發展,在一次次急難險重任務中,長沙航空救援力量不斷得到歷練并發展壯大。

長沙車輛、建筑、人口高度聚集,應急管理難度大、專業性強。面對復雜的城市環境、繁多的管理要素、海量的管理對象,如何依靠極其有限的人員力量履行好管理職責,是擺在“應急人”面前的最大難題。

“截至20時,今日橘子洲景區共接待游客3萬人次,麓山景區共接待游客4.3萬人次,整體平安有序。”6月11日晚,“岳麓山·橘子洲景區周末節假日調度”微信群內,景區負責人發布“客流高峰應急工作小結”。平安背后,是無數“應急人”節假日的堅守。

每個周末,橘子洲景區內,接駁車輛、醫護人員隨時待命,交警、城管不間斷巡邏,共同守護市民游客安全。“根據景區周末節假日客流量大的實際情況,為全力防風險護安全,長沙建立了聯動單位駐景區聯合辦公制度。”市應急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大客流量出現時,長沙應急、公安、交通、衛健、交警和地鐵等部門單位派員駐景區現場綜合調度,切實強化部門協同,形成工作合力。景區實時監控視頻通過市應急指揮中心視頻會議系統推送到各部門指揮中心,實現信息實時共享,調度“一屏聯動”。

作為城市“安全大腦”,城市應急指揮中心能夠為快速、及時、有效地實現應急指揮,提高突發事件全天候、全方位、全過程應急處置能力提供智能助力。在今年召開的省應急管理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彰大會上,長沙市應急指揮中心獲評“應急管理先進集體”。

“視訊協作與視頻監管相結合,融入‘平時’常態化應急辦公過程中,實現整套系統的作用最大化;數據可視化與通信調度相結合,充分發揮‘戰時’非常態化的應急處置功能,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部門協同、指揮決策效率,為科學決策、高效應對處置災害和突發事件提供有力支撐,全面提升應急指揮能力和水平,打通指揮調度‘最后一公里’。”市應急指揮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

歷經近三年的發展,市應急指揮中心“5+1+N”應急聯合值班機制得到鞏固,在實現“信息接收一張桌,指揮調度一個號,力量調配一張圖,會議會商一個廳”上持續發力,不斷強化資源整合,提高應急處突效率,有效建立起城市應急處置信息共享機制,推動形成“優化、協同、高效”的應急管理新格局。

市應急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各類應急力量從整合到融合,各項職能從“物理相加”到“化學反應”,“防、抗、救”一體化管理、全災種一體化應對的體制優勢逐漸凸顯,有效維護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為推動長沙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安全保障。

來源:長沙晚報

(一審:田鎮圓 二審:余畫 三審:文杰)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