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五一假期接待游客86.37萬人次 張家界釋放旅發大會效應

“五一”假期,接待游客86.37萬人次,同比增長123.18%;總收入9.07億元,同比增長86.60%——


(資料圖)

張家界釋放旅發大會效應

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寧奎

5月3日,雨后天晴的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三千奇峰云霧繚繞。“五一”小長假的最后一天,張家界市各大景區景點依舊游人如織。

作為湖南首屆旅游發展大會的舉辦地,各地游客紛紛打卡張家界。數據顯示,“五一”假期,張家界市接待游客86.37萬人次,同比增長123.18%,總收入9.07億元,同比增長86.60%,旅發大會的效應在“五一”期間得到充分釋放。

山水之美——

處處風景,跨過萬水千山追尋“詩與遠方”

4月30日中午,翼裝飛行運動員張樹鵬乘直升機至天門洞后方上空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度,身著翼裝從機艙起跳,以平均180公里的時速穿越天門洞。

這一幕,被趕來現場的數千名游客見證。天門山雄偉的風光,也同時被媒體廣為傳播。

“一山石頭一山樹,一山云彩一山霧,一山流泉掛飛瀑,一山花香醉鳥語……”一首《我的張家界》,把來自“江南水鄉”的江蘇青年畫家孟澤吸引到了這里。

“江南之水柔美靈動,張家界之山奇雄秀麗。”“五一”期間,孟澤背著畫板到多個景區旅游,看到合適的景點便就地作畫,張家界的御筆峰、天門洞、大峽谷等景點,均成了他手下的畫作,“這里的好素材太多了,很多景色來不及畫,只有等機會再來。”

在景點遍布的張家界,可賞可游可玩可品的“寶藏之地”令人應接不暇。

七星山是張家界承辦首屆湖南省旅游發展大會期間推出的新景區,也是觀摩項目之一。“五一”小長假,七星山推出直升機空中游覽線路,吸引眾多游客體驗別樣“空中旅行”,俯瞰張家界絕美風光。

直升機游覽從七星山山頂升空,360度環繞飛行。游客可以更加直觀地感受七星山的湖光山色、巍峨群峰,還可以近距離感受掛壁棧道和“天空之眼”玻璃觀景臺的驚險刺激。

在黃龍洞景區,游人驚嘆于“定海神針”溶洞石筍的壯觀神奇;在茅巖河景區,游人在游船上感受澧水帶來的徐徐清風……

隨著張家界民宿產業的蓬勃發展,在鄉間與青山綠水融為一體的精品民宿,也成為游客心中的“景點”。

不去人多的景區,不到繁華的鬧市,來自深圳的周小度只為尋找一方寧靜。

“開門就是遠山,推窗就是最新鮮的空氣。”獨自來到張家界,他坐在“梓山漫居”客棧的陽臺,泡上一杯綠茶,“張家界在深圳的知名度很高,我就選擇這里,看看山吹吹風。”

人文之盛——

萬千風情,民俗文化與紅色文化魅力十足

4月29日晚,時隔半年之久,張家界市首臺多空間沉浸式體驗劇《遇見大庸》復演,上座率高達100%。

這部以明末清初英勇抗倭為背景的文化大劇,采取移步換景式的體驗方式,分別在5個演出空間制作城墻、街道、橋梁、山體、亭臺、牌坊、戰船等情景,實現屏幕畫面與大量實景結合,打造一個四面皆舞臺的劇場,受到廣大游客的追捧。

“五一”期間,另外3臺演藝《魅力湘西》《天門狐仙》《張家界千古情》,每天最多的一臺演出5場,場場爆滿,充分展示了土家文化的魅力。

作為土家族建筑藝術的巔峰之作的七十二奇樓,夜晚,在燈光的映襯下,這座高達109.9米的吊腳樓,就像天宮般光彩奪目。

走入其中,《花燈》《繡樓選親》等節目,結合土家族的傳統和婚嫁習俗濃情表演,讓游客領略大湘西的神秘;蒿子粑粑、豆皮、鍋巴等各種美味應有盡有,讓游客充分體驗土家族舌尖上的美味。

“早就想拍一套土家服飾。”在奇樓的旅拍館,福建游客李木子在攝影師的指導下,擺出各式動作。在這里,他穿著漂亮民族服裝逛奇樓,攝影師隨后跟拍成“大片”,是一種獨特的旅游體驗。

張家界還是革命老區,是賀龍元帥的故鄉。走進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長征出發地紀念館,280多幅畫照、140多件珍貴文物,在聲光電的配合下,生動再現了長征這一驚天地的革命壯舉。

“游客很多,排班不贏。”講解員谷秀芹告訴記者,“五一”期間的工作量是平時的幾倍,前來了解紅色文化的游客絡繹不絕。

待客之道——

笑臉服務,“謝謝”成為最動聽的聲音

5月2日,上海游客程一晨在游完當天最后一個景點天門山后,在微信朋友圈“炫景”,引來大量留言與點贊。他統一回復,“張家界景美人好,得空即速來!”

實時顯示的總進閘人次,不斷刷新的景區游客實時流量、飽和度、客流占比……程一晨發朋友圈的同時,張家界市委書記劉革安正在市智慧旅游中心,緊盯大屏幕實時數據,對重點景區客流量、旅游接待服務、值班值守情況進行視頻調度。

劉革安表示,今年以來張家界搶抓首屆湖南旅游發展大會機遇,進一步延伸旅游產業鏈條、提升旅游服務品質、打造旅游發展品牌,“‘五一’小長假期間,全市上下全力以赴迎客,特別在細節服務和管理上下功夫,切實提高游客體驗感和滿意度。”

從市委書記,到一線旅游工作者,每一個細節,無不顯示張家界的“待客之道”。

在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游客手機不慎滑入下水道,工作人員鄭春霞一點一點鑿開水泥蓋板,幫游客取回手機;在天門山景區,一名排隊游客的嬰兒哭鬧,執勤民警趙藝主動上前溝通,當上“臨時媽媽”……

張花高速張家界西出口,是張家界交通流量最大的區域之一。交警疏導,秩序井然。“交警全員上崗,全線布崗,全天服務。”張家界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負責人告訴記者,交通作為旅游“生命線”,張家界舉全市之力保交通通暢。

在各景區景點,義務咨詢臺、黨員服務隊、流動巡邏車等,只要游客有需求,服務就能跟上來,他們以“笑臉服務”贏得游客滿意,讓“謝謝”成為最動聽的聲音。

浙江游客張霞感嘆:從進入這座城市開始,無微不至的服務,讓“張家界之美”撒播在每一位游客心中。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