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新居民感受“娘家”溫暖 全球快資訊


(資料圖片)

遞鋪街道聯合貴州水族干部成立服務組

讓新居民感受“娘家”溫暖

記者 王豆豆 通訊員 董葉楓

本報訊 在安吉務工的新居民王穩在遞鋪街道康山新居民融合發展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和專業駐點律師的幫助下,就工傷賠償問題日前與所在企業達成了協議,獲得了6萬多元的賠償。

王穩來自貴州省三都水族自治縣。去年10月,她在工作中不慎出現意外,導致左中指近節近端指骨折、左第二掌骨遠端骨折。“我沒什么文化,對法律也是一竅不通,又是在異鄉,不知道要怎么辦。當時,我得知遞鋪街道康山村設立了一個新居民融合發展服務中心,有來自三都的派駐干部,就立馬前往服務中心尋求幫助。”王穩說。

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了解到王穩的情況后,與企業取得聯系,多次進行協商,促使企業配合王穩辦理了《工傷決定書》和《勞動能力傷殘鑒定書》,最后鑒定傷殘等級為十級。但王穩和企業在工傷理賠金額上一直未達成一致,于是,她向該服務中心申請調解。服務中心以“周五法律服務日”契機,聯合專業駐點律師為王穩和企業組織了面對面協調,駐點律師詳細分析了法定理賠事項和標準,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耐心地與雙方說法講理,最終王穩和企業就理賠金額和支付方式達成了一致。

據了解,遞鋪街道康山村新居民融合發展服務中心成立于去年10月,由三都籍在編水族干部和街道工作人員共同組成服務小組,截至目前,已接待處理周邊新居民各類問題800多件。

為進一步方便新居民辦事,提升新居民的歸屬感、獲得感和幸福感,遞鋪街道推出了新居民安居“一件事一次辦”改革,梳理“12+N”可辦理可咨詢事項清單,強化部門合作、業務協同、流程優化、服務共享,實現新居民在遞鋪街道安居多個事項“一次告知、一窗受理、一套材料、一趟辦結”。

遞鋪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立足服務中心點便利化、服務場所標準化、服務方式多元化、服務隊伍專業化、服務事項精準化、服務機制高效化的“六化”要求,把服務中心全面升級為康山村新居民政務服務的“四季便利店”,使其成為專業服務新居民的特色陣地。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