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寧縣優化空間布局 守護山水靈氣 環球微速訊


(資料圖片)

華聲在線4月21日訊(通訊員 袁學龍 向海 夏云鳳)近日,綏寧縣自然資源局透露:該縣劃定生態保護紅線面積95011.64公頃,占全縣總面積的32.57%,面積位居全省前列;劃定城鎮開發邊界1221.63公頃,城鎮開發邊界總量和新增面積均為邵陽市最少。這是綏寧縣優化國土空間布局、堅守生態功能定位、科學劃定“三區三線”、守護山水靈氣所取得的重大成果。

綏寧縣是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是擬組建的南山國家公園的重要組成區。全縣森林覆蓋率達82.85%,被譽為“神奇的綠洲”。

一直以來,綏寧縣委、縣政府堅持生態立縣、綠色崛起發展戰略,并按照“堅持生態功能定位為主、突出特色發展、做好資源融合文章、拓展發展空間”的指導原則,有序推進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工作,著力構建“三區兩屏障、兩水一綠核、一主兩副三軸”的縣域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三區”即北部水源涵養與水土保持生態功能區、中部山地林業與丘崗區、南部自然環境保護生態功能區。“兩屏”即依托大南山山脈、雪峰山脈,形成以水口鄉、金屋塘鎮所在的北部高山生態屏障和以寨市苗族侗族鄉為主的南部高山屏障。“兩水一綠核”即以巫水、蓼水和黃桑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重點,打造生態綠核,構建環境優美的國土空間格局。“一主兩副三軸”即以現有縣城為城市主中心,強化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地位,發揮輻射帶動作用;打造關峽和寨市為縣城發展副中心,關峽以產城融合和民俗文化旅游為主導,寨市以生態旅游、森林康養、紅色旅游為特色;橫向打造東山鄉—中心城區—關峽鄉的城鎮綜合發展軸,縱向打造沿江萬公路、巫水河的兩條發展次軸,串聯各個鄉鎮。

為了精準支持特色產業發展,綏寧縣將專項規劃的核心內容通過“落圖斑”“建名錄”等方式納入到總體規劃中進行精準管控。為此,該縣編制了《縣城城市更新方案》《縣城特色風貌與城市設計專項規劃》《山體水體保護專項規劃》等多個特色專項規劃,重塑苗侗地域風情。同時,以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縣為目標,指導“綠色、古色、紅色”資源深度融合,精心編制《文旅專項規劃》,突出以南山國家公園黃桑片區、上堡古國、花園閣國家濕地公園等重點文旅項目建設為突破口,推進旅游與生態價值轉化、民族文化弘揚、紅色歷史傳承深度融合發展。

綏寧縣自然資源局黨委書記、局長丁再榮介紹,為了進一步優化國土空間布局,為“美麗綏寧、活力綏寧、幸福綏寧”建設蓄勢增能,“下一步,我們將緊扣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布局和支撐體系,努力塑造‘宜居、宜業、宜商、宜游’和諧統一的綏寧新形態”。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