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崀山的“國寶鳥”朱鹮首次育出小寶寶|環球報道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華聲在線4月20日訊(全媒體記者 肖霄 通訊員 李建鋼 黃渝液)4月19日,湖南南山國家公園崀山片區對外發布,去年在該片區野外放歸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朱鹮,成功孵化出第一窩雛鳥,標志著我省重建全球緯度最低的朱鹮野外種群邁出了重要一步。

在崀山景區,第一窩朱鹮寶寶出生在一株視野開闊、枝葉稀疏的高大喬木頂端。崀山管理局資源保護科副科長伍鍇介紹,朱鹮一般一窩產卵是2到4只,此次崀山第一對配對成功的朱鹮,于3月中旬成功產下第一枚卵,目前共產卵4只,到4月14日全部孵化成功,孵化率為100%。

朱鹮是我國特有珍稀物種,曾瀕臨滅絕,享有“鳥中國寶”美譽。目前我國的野生朱鹮種群主要分布在北緯30度以上地區。2022年,我省在湖南南山國家公園實施“引鹮入湘”工程,旨在幫助朱鹮進一步擴大生存范圍。朱鹮野化放歸項目地新寧崀山,先后從陜西、河南等地迎來了24只朱鹮。根據朱鹮日常生活習性,崀管局建立了保護制度,嚴格選聘巡護員,對朱鹮的種群進行監測,防止人為破壞其生存環境,并大力宣傳朱鹮保護知識,朱鹮很快適應和喜歡上了崀山這個新家。

據了解,產卵之后,恩愛的朱鹮“夫妻”輪流孵化,一般兩三小時一輪換。朱鹮的孵化期約28天,雛鳥出生后,朱鹮爸爸和媽媽也是輪流給它們喂食,喂養約50天后,幼鳥開始下樹自行覓食。

伍鍇表示,朱鹮寶寶目前狀況良好,食物充足,僅1周時間就長到了0.5公斤左右。其他還有4對配對成功的朱鹮正在陸續產卵。

“朱鹮在崀山成功孵化小寶寶,證明了重建全球緯度最低的朱鹮野外種群的設想變成了現實,這也體現了崀山生態圈的優越性。”伍鍇說。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