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動態:長沙市風補基金為中小企業雪中送炭,不斷創新信用金融服務

長沙市風補基金為中小企業雪中送炭,不斷創新信用金融服務


(資料圖)

已為中小企業引入金融活水260億元

長沙晚報4月16日訊(全媒體記者 朱澤寰)日前,湖南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布了《關于擬認定2023年湖南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名單的公示》,全省共有1787家企業入選,其中長沙有608家企業入圍,數量位居全省第一。

成為“專精特新”企業“送炭人”

記者梳理發現,在608家企業中,有214家企業均接受過長沙市風補基金的幫扶,數量占全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總數的35%。長沙市風補基金成為名副其實的“專精特新”企業“送炭人”。

成立于2009年的長沙鋤禾展示展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博物館、紀念館、規劃館、專題館等展館策劃、大綱編撰、設計、施工及后期運營管理服務一體化的文創企業。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湖南省“專精特新”企業,長沙鋤禾先后榮獲實用新型專利25項、軟件著作權35項,發明專利3項。

受疫情影響,各行業各企業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沖擊,尤其是輕資產重技術的長沙鋤禾,“合同回款嚴重受阻,公司流動資金因而受到嚴重影響。”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為了減少資金占用,公司只能選擇放棄拓展業務,公司被迫進入了惡性循環。

長沙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得知情況后,立即安排長沙市風補基金介入,第一時間聯系對口銀行并給予企業貸款擔保,解決了企業沒有資產抵押而貸款難的困難,一筆500萬元的貸款到賬后,迅速盤活了長沙鋤禾。“‘雪中送炭’后,風補基金還為我們‘錦上添花’。”企業負責人表示,近3年來,風補基金共支持我們獲得信用貸款1500萬元,保證了企業資金的持續性。

提供“有溫度的”金融支持

受到風補基金幫扶的還有湖南河豚機電設備有限公司,該公司是一家專注于智能制造產線領域,集研發、制造、銷售和服務于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成立近10年間,河豚機電先后完成自動化產線數十條,擁有豐富的實戰案例和智能化轉型經驗。

2020年,河豚機電實現營業收入超3500萬元,研發投入超200萬元;2021年,受大環境影響,企業營收降幅超40%,但研發投入不降反升,投入近300萬元。河豚機電的“任性”讓企業發展嚴重受阻,但就是這份“任性”,博得了長沙市風補基金的支持。

2022年8月,長沙市風補基金聯系對口銀行為河豚機電送上400萬元信用貸款,解決了企業流動資金嚴重不足的問題。2022年底,河豚機電傳來喜訊:當年營收超過4000萬元,同比增長近50%。

“河豚機電不僅重視技術研發,而且擁有拳頭產品。”風補基金運營機構好融通副總經理陳林表示,成立5年多來,風補基金不斷創新信用金融服務,有效將金融活水引入重視技術、具有成長潛力的中小企業,截至目前,長沙信貸風補基金項目引導合作銀行為長沙市10000余家中小企業發放風補項目信用貸款260億元,支持其中3家企業成功上市,用實際行動為中小企業發展提供“有溫度的”金融支持。

來源:長沙晚報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