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益陽市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406家 同比增長198% 天天速看


(資料圖片)

益陽日報全媒體訊(記者 李偉 通訊員 何憶雨)今年一季度,我市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406家,同比增長198%;完成技術合同登記項數252項、金額7.55億元,分別同比增長98%、101%……科技創新主要指標量質齊升,科技創新攻堅仗實現“開門紅”。《湖南省打好“發展六仗”總體方案》印發后,市科技局積極落實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將牽頭的科技創新攻堅仗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召集13個市直部門單位、8個縣(區、市)科技管理部門組成工作專班,印發專班工作機制,梳理形成項目、任務、政策“三個清單”,明確實施四大攻堅行動和12項重點任務。

攻堅關鍵核心技術。部署實施十大技術攻關項目、“揭榜掛帥”重大科技項目,示范帶動行業部門、縣(區、市)在重點領域加快科技攻關。遴選推薦5個省重大科技創新項目,一季度完成年度計劃投資的26.41%、計劃研發投入的24.29%。各部門同題共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推薦省重大產品創新強基項目8個;市農業農村局推進“五彩湘茶”“洞庭香米”優勢特色產業集群項目建設,在南縣稻蝦米專用品種、優質鎘低積累新品種等方面加大試驗和推廣力度。

攻堅創新成果轉化。深入開展全市科技型企業創新能力調研;促進規模工業企業開展研發活動,全市規上企業填報研發活動占比達到66%。以創新創業大賽“送服務下基層”益陽專場活動、“送政策、解難題、優服務”活動為契機,開通企業科技服務專線,組織銀企對接會等。全市累計為114家科技型企業發放知識價值信用貸款125筆3.95億元,支持37家科技型企業提高貸款額度達到最高定額500萬元。益陽青年創新創業孵化基地、中國科技開發院益陽智慧能源孵化基地2家單位通過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備案(正在公示)。

攻堅創新平臺建設。建立全市技術創新平臺數據庫,梳理形成國家級創新平臺培育庫(22個)、省級以上創新平臺名錄(121個)、省級創新平臺后備庫(12個)三個清單。積極對接省“四大實驗室”,引進岳麓山種業創新中心分子標記輔助選擇技術,依托南縣稻蝦米產業研究院、蘭溪大米產業研究院與省農科院深入合作。扎實籌備益陽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驗收工作,推進沅江市創建省級創新型縣(市),桃江經開區成功升級為省級高新區。

攻堅創新人才強基。出臺《益陽市“十四五”期間人才發展規劃》《益陽市關于支持重點產業企業人才引育留用若干措施(試行)》,加大對推動我市重點產業發展的科技領軍人才、創新團隊的引進支持力度。赴中南大學、湖南大學開展重點產業招才引智活動;面向重點產業企業,開展“三尖”創新人才工程支持舉措宣講。落實人才新政25條,下達創新創業團隊、“揭榜掛帥”項目等13項獎補資金916萬元。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