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觀天下!從“新”出發——看科技創新賽道的“邵陽式搶跑”

邵陽日報全媒體記者 寧如娟 蔣玲慧


(相關資料圖)

春雷萌動,萬物競發,萬象更新。

3月底至4月初,一場“春天的盛事”在萬眾矚目中發生。來自全國各地的院士專家們匯聚邵陽,暢談科技創新,共話發展大計。巧借首屆湖南省科技創新論壇(以下簡稱省科創論壇)的東風,東道主邵陽收獲滿滿——

先是邀請國內頂尖的科創人才為優勢產業發展“傳經送寶”、為青少年學子“傳道解惑”、后又完成“邵陽市院士(專家)產業園”揭牌,9個校地合作、會地合作、科技創新合作項目簽約......

就在多家媒體追問省科創論壇舉辦地“為什么是邵陽”之時,敢想敢干的邵陽人早以迅雷之勢,完成了從“一場會”到“一次發展蓄能”的轉換,實現開年科技創新賽道的第一次“搶跑”。

“思想盛宴”,端上來

中國“兩院院士”印遇龍、柏連陽、王赤、于登云......翻開此次活動受邀的嘉賓名冊,可以感受到主辦方的真情實意和用心籌備;更能看出院士(專家)們對湖南省和邵陽市科技創新的認同與支持。

這些年,邵陽與院士專家們往來密切,有著深厚的情誼和良好的合作基礎。設立了院士專家工作站建設專項辦公室,多次邀請院士專家來邵指導,全面加強與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外國國家院士的長期合作。

“創新之道,唯在得人。”

為引進院士等高尖人才,邵陽制定了《邵陽市領導聯系服務院士實施辦法》,及時了解、解決院士們的急難愁盼,加強政策支持、優化服務保障;每逢傳統節假日,或登門拜訪、或電話問候院士專家。聘請中國科學院院士謝道昕等8人為“寶慶引才大使”,成立駐京人才工作站、駐大灣區人才工作站,推動邵陽在外優秀人才“功成不忘桑梓地”。這些年,邵陽共引進各類人才4100余名,其中青年科技人才1110名,海外人才34名。

這場由省委人才辦、省科協和邵陽市委、市政府共同主辦的湖南科技創新論壇活動,是省科協精心打造的品牌學術活動,致力推動湖南高質量發展,活動的新命名加入了“創新”二字,緊跟時代、立意高遠。

邵陽敏銳地捕捉到這一寶貴機遇。不遺余力爭取主辦權、推動活動圓滿落地。

引智聚能,收效明顯。首屆湖南科技論壇啟動式上,3位院士圍繞新材料、種業、農業等領域,帶來了一個個高含金量的主旨演講。他們分享科技創新新成果,探尋科技產業新思路,奉上了一場智慧相融、觀點碰撞的思想盛宴,為邵陽科技創新提供了前瞻性、針對性、建設性的意見。

“最強大腦”,動起來

科學技術就是生產力!

這是邵陽在無數次科技創新實踐中悟出的經驗,也是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目標方向。

邵陽現有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1262家、高新技術企業572家。在科技創新的加持下,一批比肩國際先進水平的高精尖技術在邵陽涌現:邵虹基板玻璃、彩虹蓋板玻璃打破國際壟斷,邵紡機特種化纖設備填補國內空白,三一專汽環保智能自卸車新技術國內領先......依靠的就是科技創新的力量。

作為首屆全省科創論壇的舉辦地,邵陽最期望的,無疑是通過院士(專家)的“正面激勵”,播下一顆科技創新的種子,收獲科技創新帶給城市發展的“累累碩果”。

論壇啟動式上,喜事連連。邵陽市院士(專家)產業園揭牌,9個校地合作、會地合作、科技創新合作項目現場簽約。這也意味著,邵陽的科技創新平臺再添“勁旅”,產學研的深度融合加快推進。

建設院士(專家)產業園,是邵陽進一步借助院士專家們的人才薈萃、智力密集和科技研發優勢,吸引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向優勢產業和特色園區聚集,打造區域性人才高地和智力引擎的重要舉措。

園區相當于產業發展的“最強大腦”,運行后,將為邵陽聚集一批企業、產業發展急需緊缺的領軍人才,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勢成果,催生一批具有競爭潛力的優勢產品,培育一批能夠接續創新的后備人才。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現場簽約的合作項目,既有校地合作項目,也有產業研發合作項目、智能化生產線建設項目,還有湖南省先進制造業科技創新聯盟邵東分中心建設項目。隨著這些項目完成簽約,一批新的科研成果將在邵陽“落地生金”。

“創新段位”,拼出來

縱觀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創新版圖、重塑經濟結構。創新日益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誰積極主動擁抱創新,誰就能占得先機、贏得主動。

這次全省矚目的科技盛會,是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以來邵陽承辦的首次全省性重大活動,是邵陽“搶”來的推動科技創新邁向新臺階的重要機遇,更體現了邵陽對創新的“執念”。

邵陽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發祥地,素來崇尚改革創新,這里走出了“睜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傳承至今,創新精神早已深深烙在邵陽人的基因。近年來,邵陽全面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從湖湘文化“敢為人先、經世致用”的精神特質中汲取營養,搶抓一切機遇謀創新,聚力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

為了創新,邵陽有多拼?來看一組數據。

2022年,邵陽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總量達47.9億元,同比增長70.89%;研發經費投入強度為1.95%,同比增長56%,增速均排名全省第2位。技術合同成交額實現翻番,有效發明專利同比增長39.6%。

經過這些年的努力,邵陽的創新水平“段位”如何?

2022年,邵陽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達612.63億元,同比增長14.2%,高出GDP增速9.5個百分點,增速排名全省第4位。

近年來,聚焦裝備制造、新型顯示、特色輕工業等九大重點產業鏈群,邵陽構建了“一個產業鏈、一名市領導任鏈長、一個主體責任單位、一名院士專家、一支科技創新團隊”的科技創新模式。以核心零部件、關鍵材料、先進工藝、產業關鍵技術等為重點,創造出了不少“首臺首套首創”新技術、新裝備、新材料,實現了千億產業、千億園區、國家級經開區、百億制造企業、上市公司歷史性突破。

科技創新,從來不是單打獨斗,而是合力攻堅。首屆湖南科技論壇暨院士專家邵陽行活動,讓院士專家、優秀企業家、科技工作者云集邵陽,讓更多優秀科技成果落戶在邵陽、轉化在邵陽、見效在邵陽。

可以看見,邵陽科技創新澎湃動力正勢不可當,撲面而來。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