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鎮:“小積分”釋放鄉村治理大效能-環球熱資訊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全媒體記者 秦釗 報道

本報訊 “像環境衛生、移風易俗這些事,抬抬手就能做,不費太多力氣,就能攢到積分,有了積分就能兌換垃圾桶、掃帚、果盤……真好。”4月3日,在東港區西湖鎮陳家莊,正在用積分兌換日用品的潘曰秀高興地說。

為充分發揮黨員帶頭作用,激發村民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性,西湖鎮在吉祥新村探索了“幸福積分”制,將村規民約細化到積分中,以信用評價的形式,破解農村治理難題,通過倡樹文明新風,激活鄉村治理大效能。

變“籠統模糊”為“具體量化”。在探索“幸福積分”的過程中,為使積分設置更加科學合理、易于操作,西湖鎮打造了“四步走”模式——— 首先,圍繞村民自治的重點任務和突出問題,列出清單,制定積分細則;其次,按照“四議兩公開”的方式提交黨員村民代表大會表決通過;再者,采取逐戶上門宣傳、張貼積分細則的方法號召廣大村民積極參與積分管理;最后,積分管理與網格化管理相融合,結合村內現有小組長和農村公益崗人員,劃分積分管理小組,明確每個網格內的管理人員,切實做到底數清、情況明。

通過“四步走”,“幸福積分”制被設置為“鄉村治理、社會治安、文明新風、一票否決、臨時工作”等五類,廣大村民有了“看得懂、算得清、比得著”的量化指標,形成了評有標準、學有榜樣、做有方向的濃厚氛圍。

“過去每個月都會花大量時間集中清掃衛生,實施‘積分制’以來,村民參加志愿服務的積極性提高了,村里衛生常年保持干凈,每個節日都有文化活動。”作為袁家莊村的黨支部書記,袁春華深切地感受到這一變化。

吉祥新村作為我市首批農村信用評價體系建設的試點村,在總結去年工作的基礎上,今年對“幸福積分”進行了修訂,并將修訂后的積分細則,發放到每一戶村民家中,持續將信用積分融入百姓生活。

為保障積分管理公開、透明,西湖鎮采取“日記錄、月審核、季公示”的方式,每月5號前由網格員上報分管“兩委”成員確認,在主題黨日由黨支部書記向全體黨員和村民代表公布當月加減分項,并對各網格小組的工作進行點評,確保積分客觀公正、有成效。

“用分數說話”,達成“考事”“考人”相統一,激發全體村民“爭先爭上、突破增進”的工作目標,積分制實施以來,吉祥新村90%的常住村民積極參與,兌換積分6萬余分,村民領到了有機肥、毛巾、臉盆等實用物資,網格治理的觸角在這里延伸到了村鎮的各個角落,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被有效激活。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