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舉辦第五屆節地生態集中安葬儀式


(資料圖)

3月30日,第五屆“山河清明  一脈‘湘’承”主題節地生態集中安葬儀式暨第六屆殯儀館開放日在衡陽市殯儀館舉行,8位逝者以節地生態安葬的方式魂歸大地,與鮮花共眠,與藍天相伴。70余位市民群眾參加集中安葬儀式,并“零距離”了解殯儀館的工作流程。

當日上午9時,在衡陽市殯儀館二級廣場,溫馨雅致的花環、五彩繽紛的花籃將現場烘托得莊重溫馨。祭奠儀式在莊嚴的禮炮聲和誦讀祭文聲中開始,全場嘉賓胸前別著象征思念的黃絲帶,在廣場上靜靜肅立,行鞠躬禮,向8位生態安葬的逝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在專業禮儀人員全程引導下,逝者家屬手捧骨灰盒緩步來到安葬點,安葬點是一片栽滿樹木花草的綠地,經過誦讀祭文等儀式后,逝者家屬手捧黃色的花瓣撒落在骨灰盒上,向逝去的親人作最后的道別,表達他們依依不舍之情。衡陽市民付女士表示,自己的父親是一名餐飲從業者,生前是心胸豁達開朗的人,樂于助人,生前的心愿就是在身后選擇生態節地安葬,認為魂歸自然是人生最好的歸宿,家人對此十分支持和贊同。

“逝者骨灰深埋地下,自然降解循環,回歸自然,同時減輕了殯葬費用負擔。”衡陽市殯儀館相關負責人介紹說,自2018年以來,已成功舉辦了五屆節地生態集中安葬儀式和六屆殯儀館開放日,節地生態安葬逝者310人。此外,還不斷探索和開發新的節地葬式,相繼推出了壁葬、草坪葬、花壇葬等節地葬式葬法,開辟草坪墓地2700平方米,壁葬4193個,花壇墓地36平方米。

“近年來,隨著生態環保理念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市民選擇節地生態安葬作為人生的最后歸宿。”衡陽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節地生態安葬是一種文明高尚的生活引領方式,今后將大力倡導移風易俗、文明綠色殯葬新風尚,堅持以節地生態為導向,進一步加大生態節地安葬的推廣力度,不斷提升服務品質,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作貢獻。(全媒體記者 胡亞華)

來源:掌上衡陽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