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打好科技創新攻堅戰 今年高新技術企業將突破1000家_世界看熱訊

打好科技創新攻堅戰

今年,我市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將增長14%以上,高新技術企業將突破1000家

■衡陽日報全媒體記者 伍施施


(相關資料圖)

高新技術企業突破861家,總量躍居全省第三;成功入圍全國城市創新能力百強榜;在全省第一個出臺科技體制機制改革方案……3月3日,全市科技創新工作會議上,一系列成績單說明,衡陽打好科技創新攻堅戰邁出堅實步伐。

成績

高新技術企業突破861家,總量居全省第三

2022年,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創造“衡陽現象”,高新技術企業突破861家,總量躍居全省第三。全市技術合同成交額217.08億元、同比增長270%,合同件數2759件、同比增長237%,進入全省第一方陣。衡陽順利通過國家創新型城市評估驗收,成功入圍全國城市創新能力百強榜。

全市新增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3家,新增省級科技創新平臺20家。其中,衡陽國家高新區創業服務中心獲批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實現衡陽國家級孵化器“零的突破”;助推中國科學院地理所與我市共建地理環境綜合試驗站(衡陽站)。“深海風電輸變電核心技術”“新一代光子晶體光纖陀螺”兩個省“十大技術攻關”項目順利推進,值得一提的是,海上風電塔筒變壓器打破國外壟斷,高合金特殊螺紋油井管制備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此外,我市在全省第一個出臺科技體制機制改革方案,采取“1+N”形式,陸續出臺創新聯合體、建設瀟湘科技要素大市場衡陽分市場、推進科技型企業知識價值信用貸款風險補償、實驗室體系建設等多個配套舉措,推進改革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目標

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增長14%以上,高新技術企業突破1000家

2023年,我市科技創新工作重點是,要完成八大主要目標,包括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增長14%以上;高新技術企業總量突破10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突破1200家,力爭達到1500家;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15%以上,力爭達到254億元,合同件數達到4000件等。

同時,我市今年還將重點開展科技管理水平提效行動、科技創新環境提優行動、自主創新能力提升行動、科技創新主體提質行動、科技成果轉化提速行動、創新平臺能級提檔行動、科技人才引培提量行動等七大行動。

其中,實施自主創新能力提升行動,將聚焦省“十大技術攻關項目”開展科技研發,積極爭取國、省科技項目和資金,建立科技項目庫、技術庫,實施20項左右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力爭突破15項關鍵核心技術,取得一批領先的科技成果,確保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率及占GDP比重均達到15%以上。

實施科技成果轉化提速行動,將支持實施一批“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項目,加強數據中心建設。運營好瀟湘科技要素大市場衡陽分市場,新建瀟湘科技要素大市場縣(市)區工作站;不定期組織協調開展高校和科技園區舉辦科技成果交易專場,促進更多的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特別是在科技金融深度融合上,我市將加大科技型企業知識價值信用貸款風險補償力度,引導銀行機構加大科技信貸投入,力爭撬動社會資本20億元;推動科創企業上市融資,盡早實現我市科創板上市企業零的突破;深入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入園惠企”行動,力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登記金額超3億元;建設衡陽科創港,持續建好長沙銀行、湖南銀行兩個科技支行。據悉,截至目前,全市科技型企業已獲得知識價值信用貸款1.47億元。

今年,我市還將繼續推動高水平人才加速集聚,持續用好“UP模式”引進高層次科創人才,綜合運用柔性引才、靶向引才、專家薦才等招才引智機制,力爭新引進10個以上創新創業團隊;繼續采用政校企合作引才機制,力爭引進博士300人以上,三年引進博士突破1000人;打通國內名校畢業生招聘通道,推動更多在衡高校畢業生留衡就業創業,持續創建國家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發揮市人才發展集團作用,構建人才服務生態圈。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