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陽縣:“一村一品”產業興_全球今日訊


【資料圖】

3月6日,在舞陽縣文峰鄉李斌莊村脫貧戶張英豪家中,幾名工人正在緊張安裝調試張英豪新購置的香菇烘干機。

“我種植了近六畝香菇,采摘高峰期經常忙得顧不上銷售。為了保證收益,我購買了烘干設備,把來不及銷售的香菇烘干后先儲藏起來,等不忙時再銷售。”搬著剛從大棚里采摘的新鮮香菇,張英豪笑容滿面地說。現在正值收獲旺季,張英豪香菇種植基地里車來人往,一派繁忙景象。

張英豪今年56歲,2005年因患嚴重肝病致貧,因無法承擔重體力勞動,失去經濟來源。為擺脫困境,張英豪在村干部的鼓勵和帶領下,走上了種植香菇的道路。目前,張英豪的香菇種植規模已由最初的兩三千袋擴大到八萬袋,年均純收入十幾萬元。

據了解,近年來,李斌莊村大力發展香菇種植產業,堅持以“五星”支部創建為統領,把支部建在產業鏈上,實行“黨員聯戶、干部包片、支部會商”黨建網格化管理等機制,發動黨員干部率先種植香菇,免費為村民提供種植技術,并采取回收代銷等方式,解除村民從種植到銷售的后顧之憂。目前,全村從事香菇種植及關聯產業的農戶達到95%以上,種植規模達1100萬棒,戶均收入10萬元以上,輻射影響周邊20多個村發展香菇種植產業,累計帶動近萬名村民致富。

為加速香菇產業發展,帶動更多群眾發家致富,文峰鄉成立香菇產業服務黨委,專題研究解決產業發展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持續加強對香菇種植戶的技能培訓,組織村支部、種植戶主動走出去,到省內外進行市場調研考察,解決種植技術難題;主動與大型商超、龍頭企業對接聯系,形成了“農超對接、農餐對接、農企對接、農批對接”和“市場自由銷售+公司兜底”的銷售新模式;同時依托“企業+貧困戶”“企業+合作社+貧困戶”“企業+金融+貧困戶”等模式,積極引進食用菌加工龍頭企業,拓寬群眾增收渠道。目前,食用菌深加工項目已開發出香菇罐頭、香菇小食品等系列產品,遠銷海內外。

去年以來,舞陽縣堅持把產業發展作為鄉村振興的首要任務,按照“一鄉多業、一村一品”的思路,因地制宜抓好產業布局,大力培育食用菌、優質蔬菜、優質花生等六大特色優勢產業,成功創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形成了以文峰鄉李斌莊村香菇種植、保和鄉袁集村多彩農業餐飲民宿、辛安鎮劉莊村苗木花卉、吳城鎮北高村電子元件、太尉鎮魏集村木業加工等為代表的一批特色產業強村。按照“鄉帶村、村帶戶、戶帶鄰”三級聯帶模式,舞陽縣著力打造黨建引領、政府主導、村級參與、企業經營的產業發展新路徑,以產業興旺強勢引領鄉村振興。

趙明奇 陳帥鵬 王耀威

關鍵詞: 一村一品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