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堅持治“已病”防“未病” 推動巡察整改問題清倉見底_天天簡訊

探索“未巡先改” 延伸巡察效應


(資料圖片)

邵陽堅持治“已病”防“未病”,推動巡察整改問題清倉見底

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劉燕娟

通訊員 陳湘林 鄭濤

近日,邵東市廉橋鎮白馬鋪村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施工現場,工人們正忙著加緊修建水渠。

“之前淤泥堵塞、水流不暢,灌水排水都不方便。”邵東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唐紅健說,按照“未巡先改”要求,該局安排專人到施工現場蹲點,搶抓工程進度,預計3月中旬竣工,全力保障春耕生產。

邵陽市堅持“已病”早治、“未病”早防,在省內率先探索開展“未巡先改”工作,延伸巡察監督觸角,推動巡察整改問題清倉見底,巡察利劍作用不斷彰顯。

“提級改”強化震懾效應

“大水田鄉農騰村為支付原村工程欠款,采取虛構合同套取財政資金,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廖某被立案調查......”日前,隆回縣紀委監委通報在發展村集體經濟工作中存在的腐敗和作風問題,強化震懾效應。

根據邵陽市委“未巡先改”共性問題清單,隆回縣將村級勞務公司運營、村級“三資”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作為提級整改重點,列入該縣“未巡先改”具體問題清單,推動開展專項治理,出臺規范性文件。

近年來,邵陽市委壓實各級黨組織巡視巡察整改主體責任,在每輪巡察進駐前開展“未巡先改”工作。市委巡察機構會同紀檢監察機關和組織、信訪等部門,匯總分析巡視巡察反饋問題和當前重點工作、群眾信訪焦點等,梳理出“未巡先改”共性問題清單。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列出具體問題清單和整改責任清單。

為強化“未巡先改”工作成效,市委巡察機構牽頭組建督導組,建賬督辦,實行問題銷號管理,將“未巡先改”納入巡察整改一體推進。

“聯動改”形成監督合力

位于邵陽市雙清區佘湖社區的三里橋片區,毗鄰邵水河,自截污壩修建后,逢雨必澇、雨污合流,影響周邊50余戶居民生活。盡管采取了多種措施,但由于缺乏系統治理,內澇問題始終未得到解決,成為群眾一塊“心病”。

今年2月,邵陽市在推進“未巡先改”工作中,強化上下聯動、協同部署,形成市縣聯動一體整改、部門協作集中攻堅的良性互動局面,形成工作合力。

雙清區委多次專題調度三里橋內澇問題治理,組建工作專班,部門聯動施治,投入187萬元在片區修建一體化24小時工作泵站1座、蓄水池1個,同步開展管網疏通、河道清淤。同時,將片區納入舊城人居環境改造項目,做細管理服務,推動內澇問題徹底解決。

“常態改”辦好民生實事

“安裝路燈后,附近賣菜的群眾趕早路更方便了。”洞口縣黃橋鎮正山村黨支部書記梁艷梅說的這批路燈,正是在這次“未巡先改”中安裝到位的。

洞口縣委在巡察前列出工作提示單后,要求各級各單位常態化推進自查自改。黃橋鎮黨委在訪民情時發現,鎮中學和正山小學附近沒有設置路燈,附近學生、群眾夜晚和清晨出行不方便。

鎮黨委將此列為巡察組進駐前的“未巡先改”為民辦實事內容,很快增設了路燈和減速帶、警示牌,并以具體問題解決帶動共性問題整改,在全鎮啟動點亮集鎮行動,照亮群眾出行路。

從“小切口”入手“解剖麻雀”,邵陽市探索出臺“未巡先改”工作實施方案、整改質效驗收評估辦法等制度性文件,規定每輪巡視巡察前一個月,為“未巡先改”和集中整改期,各地區和單位全面自查自糾,對賬銷號,推動“未巡先改”常態化制度化。

同時,堅持“自查從寬、被查從嚴”原則,對自查發現問題并及時整改,除涉嫌違規違紀違法之外的,由各單位研究處理。對不如實報告、故意隱瞞不報的,依規依紀依法嚴肅追責問責。

“整改不力是失職,不抓整改是瀆職。”邵陽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吳旭鵬表示,將“未巡先改”作為找差距、改作風、補短板的重要契機,一體化落實未巡先改、邊巡邊改、巡后整改、以案促改,推動監督、整改、治理有機貫通,做好巡視巡察“后半篇文章”。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