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先創優開新局——婁底市積極推進“五好”園區建設取得優異成效

李梅花  陳健強

春涌漣水,捷報頻傳。湖南省2022年度“五好”園區創建綜合評價通報出爐,婁底“五好”園區建設成效顯著——全市6個園區中,婁底經開區躋身全省產業園區第四位、全省國家級園區第二位,獲省政府真抓實干督查激勵(“五好”園區專項)表彰;婁底高新區位列大湘西地區省級園區第2名,與婁底經開區同獲全省先進園區;冷水江經開區、婁星產業開發區省評排名較上年分別提升31、36個名次;全市“五好”園區建設專項績效考核排名全省第三。

園區高新技術產業主營業務收入2114.99億元,同比增長27.8%;出口總額82.98億元,同比增長254.4%;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3.2%;上交稅金總額92.32億元,同比增長35%,超額完成省市預定目標。


【資料圖】

近兩年,婁底市委市政府按照規劃定位好、創新平臺好、產業項目好、體制機制好、發展形象好的“五好”標準,聚力高起點規劃、高效率推進、高強度保障,在建設“五好”園區中爭先創優,推動婁底高質量發展。

高起點規劃,主特產業集群集聚

初春暖陽,走進婁底各大產業園區,項目建設如火如荼,生產車間機器轟鳴,迸發蓬勃生機。

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多次帶隊,深入各地調研,強調要聚焦“五好”園區創建,提升精細服務水平,促進產業集群集聚發展。婁底以創建“五好”園區為導向,編制《婁底市“十四五”產業園區發展規劃》。選準主攻方向,找準發力點,科學確定主導產業、特色產業、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做好產業鏈的延鏈、補鏈、強鏈,實現優勢產業提質發展、特色產業規模發展、新興產業跨越發展、未來產業引領發展。

圍繞建設中部地區“材料谷”,構建“一核兩翼、多點聯動”的園區產業發展新格局。制定《婁底?中部地區材料谷高質量發展規劃(2022-2026年)》《婁底硅鋼產業發展規劃》,以婁底經開區為主戰場,以婁底高新區、婁星產業開發區為協作板塊,以冷水江經開區、新化高新區、雙峰高新區為互動支撐,以薄板深加工產業園、百億油缸智能生態城、重卡零部件產業園、硅鋼產業園為“特色基地”,打造功能高度復合、創新氛圍濃厚、競爭實力雄厚的新材料產業之城。

同年,婁底“材料谷”得到省級層面的支持,湖南省政府專門出臺了《支持婁底市先進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婁底制定《關于貫徹落實省定支持婁底市先進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婁底市進一步加強招商引資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和穩經濟一攬子政策細則50條、重點優勢產業鏈6條、人才新政36條等系列政策,形成“1+N”政策體系,推動產業鏈、人才鏈、創新鏈深度融合發展。

2022年,婁底“材料谷”聚集規上企業430家,實現營業收入2081.7億元,占全市規上企業營收的78.5%。VAMA二期、宏旺新材、漣鋼1580等一大批項目開工建設、竣工投產。婁底經開區主導產業鋼鐵新材營收964.71億元,同比增長41.26%;婁底高新區主導產業工程機械及汽車零配件產業營收入189.16億元,增長25.5%。

高效率推進,督導考評全程管理

謀定而動,乘勢而上。

緊抓重點工作周調度。高規格建立“五好”園區建設專班工作制度,由市發改委(園區辦)牽頭組建市高質量發展指揮部“五好”園區創建組,重點對園區稅收征管、土地利用清理整治、調區擴區、放權賦權與政務服務平臺建設等四項重點工作實行逐周調度、掛圖作戰;各市直部門明確專人、產業園區建立專班,實行“一把手”負責制、“專人”聯絡制,做到園區工作快速反應、及時處理。

緊盯重點指標月考評。創新制定《婁底市“五好”園區爭先創優調度考評機制》,對6項主要經濟指標、4項項目投資指標、3項經驗成果和9項重點工作,實行逐月考評,通報督導,并對全市月考評通報中,連續2次排名全市后2位的園區,約談相關負責領導,督促實現“以月保季、以季保年”。

緊靠重點導向全程管。全面對標省委對市州“五好”園區建設績效考核、省園區辦對園區綜合評價兩大“指揮棒”,將“五好”園區創建納入全市績效考核重點內容;對全市“五好”園區創建年度總考評排名前列的園區予以表彰激勵,對最后一名予以通報批評,督促整改,實現全過程管理,全鏈條壓實,強化形成市發改委(市園區辦)牽頭統籌、相關部門配合指導、縣市區和園區發揮主體責任的工作格局。

高強度保障,發展環境日益優化

要素保障促產業集聚,環境優化促園區發展。

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婁底打好“園區管理體制優化”“向土地要效益”等組合拳。推進園區“大部制、扁平化”管理,婁底經開區成功整合萬寶新區,實現先進制造業集聚區和現代服務業示范區的融合發展,做大做強,內設機構由原來15個整合成8個,其他園區內設機構精簡至5個左右,權責清晰、精簡高效的園區運行管理體系加速構建;實施“一園一策”,對批而未供、閑置、低效(空閑)等“三類土地”開展清理處置,2022年至2023年1月,全市“三類”土地面積11723.24畝,累計處置7252.04畝,處置率達到61.86%,超額完成預定目標,切實加強了土地資源要素保障。

深入推進園區“放管服”改革,婁底從抓實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科技賦能政策平臺等方面發力,高強度保障企業創業興業,創建發展環境新形象。

聚焦“放管服改革”,婁底以園區需求為導向,制定園區賦權清單目錄,全市6個園區全部完成賦權,并建成運營園區政務服務中心,實現“園區事園區辦,園區辦事不出園”;持續推動“互聯網+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和業務專網的端口、權限與省、市相關部門對接,實現市場主體登記行政許可事前審批與事中事后監管協同聯動,審批和監管信息雙推送、雙報告實現園區“數據共享”“一網通辦”“全程網辦”。

惠企利好,接踵而來。

致力于“發展環境好”,婁底以科技賦能搭建“政策超市”,推動各項紓困惠企政策直達快享,實現“獎補資金”“減免退緩”網上辦理,精準申報,實時共享;上線“金融超市”,企業通過注冊登錄平臺,及時發布融資需求,精準匹配信貸產品,快速獲得線上融資;發布“營商環境碼”,通過涉企訴求掃碼上報、執法檢查賦碼留痕,讓企業在婁底遇事不煩、辦事不難。

婁底經開區作為“綠色園區”納入湖南省綠色制造體系創建計劃;婁星產業開發區成功申報成為全省13個循環經濟產業園之一。同時,婁底建立國、省“小巨人”企業梯度培育機制,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揭榜掛帥”機制,每年投入1000萬元,支持獎勵一系列創新“突破”性舉措落地實施,為婁底打造“五好”園區,助推高質量發展增注強勁動力。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