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道:組合拳治污 廢地變樂園——郴州市蘇仙區東湖公園蝶變記

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李秉鈞 通訊員 李貴 武劍


(相關資料圖)

2月19日,細雨綿綿,郴州市蘇仙區觀山洞街道東湖歡樂世界三、四期項目建設現場,幾臺挖掘機和20多名工人正在進行草木移栽、動物籠舍外部搭建。“去年3月項目一期、二期動工,5月、10月分別投入運營。”郴州東湖歡樂世界總經理陳招連表示,項目三期力爭在今年“五一”前完成建設,并對外開放;四期在8月底投入使用。

行走東湖公園,只見水榭亭臺,芳草茵茵。東湖湖面上,雨水滴落出陣陣漣漪。蘇仙區委書記黃志文介紹,這里以前被尾砂礦嚴重污染,成了一塊廢地。實施湘江流域重金屬污染治理,建成東湖公園,廢地變成了綠地,公園變成了市民的樂園。

尾礦堆成廢地

東湖公園位于蘇仙區西河上游秧溪河,該河段長20多公里,流經瑪瑙山礦區和觀山洞礦區。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礦產采選業發展迅猛,成為蘇仙區的支柱產業。

“高峰時期,秧溪河流域共有采礦、選礦企業20多家,從業人員上萬人。”蘇仙區生態環境部門負責人介紹,這些企業采選礦種主要為鉛、鋅、錫、錳等,產生的含重金屬尾砂等未經處理直接排入秧溪河。

今年70歲的觀山洞村村民成仁福說,以前這里的河水很清,村民經常在秧溪河抓魚。自從開礦辦選廠后,洗礦要用大量的化學藥劑,河面上總是漂浮著一層白色的泡沫,河床都是尾礦砂,魚蝦都絕跡了。

特別是上游瑪瑙山尾礦庫多次垮壩,以及幾次洪災造成其他尾礦庫垮壩,更令該區域生態環境遭到嚴重污染。觀山洞村原村主任成衛明介紹,2006年省農科院專家來村里調查土地重金屬污染情況,發現僅鉛就超標600倍,農田基本上成了廢地。

治理墾出綠地

隨著湘江流域重金屬污染治理啟動,蘇仙區將重金屬污染治理作為全區一號工程來推進。

該區先后組織編制瑪瑙山礦區重金屬污染綜合治理規劃等14個專項規劃,制定出臺東湖公園建設方案等20多個實施方案。同時,通過項目申報、自籌資金等方式,在秧溪河畔王仙嶺東門區域打出了一套治理組合拳:2012年,蘇仙區通過爭取專項治理資金和自籌資金方式,投入資金1.3億元,啟動秧溪河觀山洞至珠江橋段的治理,對關閉的9個選礦廠、9座尾砂堆場共91.8萬噸尾砂進行安全、綜合治理,還對10余座歷史遺留無主庫礦庫進行綜合治理。

2013年底,蘇仙區自籌資金3億元啟動了東湖公園建設,將560畝受重金屬污染的水域和未利用地,打造成一處集休閑娛樂、生態觀光于一體的公園。

“東湖公園是王仙嶺旅游度假區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蘇仙區投融資中心負責人介紹,對秧溪河進行底泥清理后,再對河堤和施工場地進行生態修復,打造濱水景觀。在項目周邊,該區將河道一邊拉寬、砌壩,形成了150畝的東湖;另一邊的尾砂被清理,種植100多種樹木,增加綠化面積600多畝,還秧溪河一片青山綠水。

公園配套建設廣場、游客集散中心、濱水生態景觀、生態停車場、疊水景觀、山門及山門廣場等。2017年7月公園建設完工,向市民開放。

招商變身寶地

坐擁王仙嶺旅游度假區及濱水景觀帶的東湖公園,如何引人氣、聚財氣、變寶地?

“要做活城區與景區接合部這篇文章,就要精準對接文旅娛樂項目。”蘇仙區委書記黃志文介紹,去年初區里組建招商小分隊,到廣東韶關進行精準招商,與信科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洽談,雙方一拍即合,由蘇仙區提供東湖公園閑置場地,信科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投資打造郴州歡樂世界,項目共分6期建設,主要打造無動力樂園、機動游樂園、游船觀光、親子牧場等6大板塊。

“一期、二期去年建成投入運營以來,共接待各地游客市民16萬余人次。”郴州東湖歡樂世界總經理陳招連告訴記者,歡樂世界已實現營業額1200多萬元,蘇仙區財政分紅100多萬元。

“財政分紅百萬元,還只是個小賬。”黃志文算了筆賬,東湖公園建成后,運營維護費每年需要幾百萬元;歡樂世界入駐后,財政這筆開支也節省了。通過盤活東湖公園,還帶動了王仙嶺旅游度假區東大門的開發。

東湖公園對面總投資42億元的“郴州長卷”項目,集商貿文化博展、歷史文化街區等功能于一身,是郴州的“第一人文客廳”。離郴州歡樂世界不遠處的王仙嶺國際房車露營地項目總投資23億元,主要建設國際房車露營地、仙嶺國際會議酒店等項目,其一期已投入使用。另外,周邊的礦洞漂流等水上樂園項目、郴州美麗田園觀光廊、水幕電影等項目,也不斷向王仙嶺旅游度假區匯集,加速了郴州市“東城區”生態旅游新城建設。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