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滾動:34億元!制造業成拉動株洲地方稅收增長“第一動力”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株洲日報訊(全媒體記者/高曉燕 通訊員/譚小洋) 先進制造業在株洲的發展底色愈加鮮亮。相關數據顯示,2022年全市制造業占全部地方稅收的比重首次超過房地產業,成為單個行業大類中拉動地方稅收增長的“第一動力”。

作為全國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制造業是株洲經濟發展的支柱。尤其是去年以來,株洲全力培育制造名城,擦亮先進制造業名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為企業打造更適宜“生長”的“沃土”。

2022年,株洲充分落實各項制造業緩稅減稅政策,為企業緩繳稅收規模超過5億元,留抵退稅超過50億元,但制造業入庫地方稅收的規模仍呈現快速增長態勢,達到34億元,占全部地方稅收的比重由2020年的19.84%,提升到了2022年的24.95%。

先進制造業的地方稅收增長最快。2022年,軌道交通、航空動力等8個先進制造業領域入庫地方稅收較2021年增長59.21%。其中,汽車制造業、鐵路等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通用設備制造業增幅分別達到了168.04%、99.81%、50.64%、42.07%。

這樣的成績,印證著株洲大中小企業攜手同心、奮力拼搏的精彩,標志著一座世界制造名城的加速崛起。

看大企業,昂首向前。頻頻創出產品迭代升級與生產交付最新速度的中車株機,以技術創新闊步世界舞臺,在泰國、墨西哥等海外市場再創佳績,2022年入庫地方稅收較上年增加5000多萬元,增長24.7%。依托強大的高端裝備制造體系和全產業鏈的獨特優勢,中車株洲所將軌道交通的系統集成、交流及控制等關鍵核心技術平臺,在新品研發、市場拓展等方面多點開花。2022年時代電氣、株所風電事業部、時代半導體入庫地方稅收分別增長86%、130%、72%。

看中小企業,活力迸發。每年將銷售額5%至6%用于技術創新的株洲宏大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自主研發多款高分子材料打破國外技術壟斷,成功研發的含氟塑料模壓成型和擠出成型工藝技術實現進口替代;湖南銀和瓷業有限公司打造全國首個5G覆蓋陶瓷自動化生產車間,從傳統陶瓷生產企業向工業互聯網企業轉型,以信息技術及應用場景開發為陶瓷產業轉型升級賦能;尚處于成長期的科技型企業株洲火炬安泰科技有限公司,成為京東方、惠科、華星光電等國內一線顯示器企業的合格供應商,產品訂單不斷。全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稅收增速快于全市平均增速。2020年至2022年,58家國家“小巨人”企業入庫地方稅收實現快速增長,2022年更有21家“小巨人”企業的地方稅收增幅達到兩位數,力行動力科技、歐科億、宏大高分子、天橋嘉成、中普技術、方心科技等實現了連續增長。

大紅的增長數據,彰顯著企業面對風險挑戰的發展信心,更是株洲全力為企服務、聚焦實體經濟的真實寫照。由全市主要領導牽頭的“第一梯隊”,全年無間斷走進企業訪需解難,“制造名城早餐會”開懷納諫,“企業辦事不求”機制高效運行,把準了全市工業經濟發展的大勢。縣市區各級領導干部及駐企聯絡員,將企業需求放在第一位,送政策、解難題、優服務,為企業發展掃清障礙。

同時,株洲還提升科技創新領域的資金密集度,多方聯動搶占人才競爭制高點,評選株洲市優秀企業家、發布制造業“畝均英雄榜”、舉辦返株大學生人才沙龍……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正成為株洲經濟蝶變的“內生動力”,推動株洲產業經濟持續高質量發展。2022年,全市地方稅收收入完成136億元,增長6.3%,為近年來最高值,首次超過疫情前水平,其中地方稅收占比達71.3%,居全省市州首位。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