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動態:冬養閑田正當時 株洲18.64萬畝高標準農田“美顏換妝”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株洲日報全媒體記者/王軍

通訊員/蔡梅萍

冬閑田不閑。眼下,全市各地圍繞“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正搶抓有利時機,加快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推動農業基礎設施提檔升級,讓“糧田”變“良田”。

1月3日,在攸縣洮水鎮,將投入上千萬元的高標準農田項目正在施工,推土機將田埂推倒、平整,農田“小丘變大丘”,田間小水溝經過清淤除雜后,再用四角磚進行襯砌,灌溉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去冬今春,攸縣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為7萬畝。為加快項目進度,該縣召開縣、鎮、村三級動員會,宣傳政策,統一共識,為推進田塊整治工作營造良好氛圍,同時優先選擇基層領導班子強、群眾積極性高、有復墾潛力的鄉鎮(街道)、村(社區)先行啟動實施。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該縣突出主干支渠、機耕道、10畝以上水面山塘和節水灌溉等基礎設施建設,重點解決灌排“大動脈”暢通問題,提高水稻種植旱澇保收能力,提升項目區綜合機械化水平。近兩年來,攸縣高標準農田項目區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提高25.6%,土地流轉面積增加2.39萬畝,遏制拋荒面積1.15萬畝。

在炎陵縣十都鎮,空曠的田野里機器轟鳴,機耕道從農田深處延伸開來,挖掘機揮動著“長臂”,開展表土剝離、田塊整治、土方回填等作業。以高標準農田建設為契機,當地著力實施農田宜機化,建設高標準農田500余畝,配套田間道路3.5公里,輻射帶動該鎮發展萬畝水稻示范片建設。

火熱的建設場景,在全市各地上演。據市農業農村局統計,去冬今春全市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共18.64萬畝,其中炎陵1.16萬畝、茶陵3.06萬畝、攸縣7萬畝、醴陵5.17萬畝、淥口2.25萬畝,目前各地主體工程進度完成80%左右。

“通過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我市初步建成了‘田成方、渠相通、路相連、澇能排、旱能灌’的農業生產‘高標準地’,農業機械化率和農業綜合生產力得到明顯提升。”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的實施,在增加耕地面積、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土地產出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