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旅游飯店業創新突圍共赴春天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吳穎姝  通訊員 陳翠桐

今年以來,因為疫情的緣故,剛剛恢復元氣、正發力2022年首個春市消費旺季的旅游飯店業再遭重創,統計數據顯示,1—3月,全市旅游飯店行業經營受損約25億元,客房平均出租率約20%。今年清明節假期,全市飯店住宿行業收入同比大幅下降約80%。湖南省旅游飯店業協會會長李旭光說,全行業正一邊積極防控疫情,一邊抱團取暖;一邊苦練內功提升品質,一邊創新突圍。

現狀 重創之下傷元氣

作為具有良好夜經濟消費環境的中部省會城市長沙,繁榮的旅游飯店業一直是一張閃亮的城市名片。尤其是近10年來,旅游飯店業與長沙經濟社會的高歌猛進式發展相得益彰,行業的規模增長、市場影響力、對資本和國際品牌的吸引力、對城市GDP和就業的貢獻度均已躋身國內城市第一方陣。

據統計,長沙市旅游飯店住宿行業現有酒店及各類住宿企業13500余家,位居全國前十;其中國際品牌酒店22家,位居中部省會城市第一;全市擁有客房約25萬間,床位約37萬張,其中100間客房以上的規模酒店就有約600家。疫情發生以來,該行業堅持不裁員、不減薪,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為社會提供17萬余個就業崗位,成為穩崗保就業的重要力量。同時,抗疫期間,長沙旅游飯店業共計為社會提供了超6萬間隔離用房,僅今年3月中旬以來,就有23家大中型酒店承接了政府隔離酒店任務,成為長沙疫情防控一線的一支重要力量。

然而,作為依靠人員流動帶動經營的第三產業的代表,疫情讓全行業元氣大傷已是不爭的事實。2022年1-3月,行業經營受損約25億元,客房平均出租率僅約20%。截至4月中旬,作為重要營收來源,各酒店的餐飲宴會、會議展覽經營項目基本均為零收入。

探索 創新營銷不言敗

3月22日,湖南圣爵菲斯大酒店第三屆“馬欄山嗍粉節”收官,“雖然活動尾聲遭遇疫情反復,但總算主動搶占一季度消費旺季打了一個小高潮。”該公司總經理張吉陵慶幸地說。

疫情沖擊下,主動“造節”開展短平快的主題特色營銷成為長沙旅游飯店行業的突圍新招。為迎接長沙摘“星”后的消費旺季,各企業已提前謀劃,組織開展各種“擁抱春日美好”特色經營活動,如普瑞酒店推出“到普瑞賞春觀花打卡”系列活動,富力萬達文華酒店推出“米其林星廚”巡展活動等。

在開展特色營銷的同時,長沙旅游飯店業主動思考疫情之下消費市場新變化、新趨勢,放下身段大打“親民牌”,從理念、產品到渠道開展自我革新。

一方面積極上線、觸網,開拓直播預售、線上營銷、餐飲外賣等業務,如冰火樓柏郡酒店推出了餐飲外賣服務,8天供應了4萬份套餐;通程國際大酒店餐飲外賣、包點售賣日營收逾1.1萬元,同時開展線上洗衣業務……從傳統的“等客上門賣服務”,到把服務和產品通過線上渠道賣到消費者手里、家里,旅游飯店企業正千方百計盤活疫情下酒店的閑置資源、開拓渠道營收。

另一方面則從用戶思維出發不斷研發新產品,如3月25日至4月底,華天大酒店推出管家幫看娃服務,其間,管家帶入住的孩子開展繪畫、手工DIY、乒乓球、“整理師”、茶藝等藝體類實踐活動;圣爵菲斯大酒店助力停課不停學,推出了“網課房”服務等。

“積極地看,疫情是倒逼旅游飯店業走出舒適圈、刀刃向內自我革新的推手,洗牌、淘汰、抱團、創新都是題中之義。”長沙市旅游飯店業協會執行會長袁恒說。盡管就實際市場效益而言,不是每一個舉措都能叫好又叫座,但困難面前永不言敗、永遠都有“再想想辦法”“再試一次”的勇氣和活力,這或許才是長沙旅游飯店行業得以保持持久生命力的源泉,也是網紅城市長沙得以長紅的精神內核。

期待 精準扶持赴春天

“疫情沖擊下,我們從未喪失信心。同時也期待能得到更多的精準扶持和政策落地。”長沙明成國際大酒店總經理吳艷在表達信心的同時,也說出了千萬飯店業市場主體的心聲。

李旭光介紹,繼2020年出臺全國性幫扶紓困政策后,今年2月中旬,國家又出臺了43條為服務業企業紓困的幫扶政策,湖南省、長沙市和其他市州惠及企業的具體實施政策也正在制定落實中。

自4月11日以來,長沙旅游住宿行業的工作節奏已經從抗擊疫情轉為全面復工復市。4月13日,長沙市文化旅游廣電局印發《關于落實紓困政策支持文旅行業恢復發展的實施辦法》,以撥付資金、以獎代補等真金白銀的形式給企業輸血、療傷,為全行業提振了信心。

同時他也表示,旅游飯店作為“重資產”服務行業,經營具有其特殊性,疫情沖擊下,人力成本高、租金壓力重、能源成本上升、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更加凸顯;作為受創最重的行業之一,也享受不到針對中小微企業推出的一系列減費、紓困政策福利,期盼政府能針對旅游飯店行業的特點因地制宜,在減免稅費、減緩交社保費用、減免租金、降低能源成本、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設立專項幫扶資金等方面給予更多的精準幫扶。

長沙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總經濟師張嫻介紹,為回應市場主體的關切和期盼,長沙市委、市政府專題研究了紓解市場主體困難穩定經濟運行的有關政策,將注重普惠性和針對性相結合,“降成本”和“增活力”“優環境”相結合。一方面,對部分上級政策的支持范圍和力度進行細化、擴面和提升;另一方面,注重從長沙實際和企業訴求出發,提出一系列有針對性、接地氣的特色條款,涵蓋了普惠性紓困政策,以及制造業、餐飲業和批發零售業、文化和旅游業、交通運輸及物流業紓困政策等方面。其中,突出降低企業成本,包括擴大“六稅兩費”減征范圍、延續服務業增值稅加計抵減政策、減免企業租金、降低企業用電用水用氣成本、補貼企業防疫消殺支出、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等。

來源:長沙晚報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