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好“三成收” 秧好“一半功” 衡陽市育秧大棚顯身手

湖南日報3月8日訊(全媒體記者 聶沛 通訊員 黃娟)3月8日,耒陽市公平圩鎮華南村育秧大棚,10余位工人正忙著平整土地、安裝設備,趕在春耕前將智能育秧大棚建成投運。“目前種子、農資已準備就緒,等工廠建設完成,馬上就能育秧。”華南村黨總支書記曾祥締介紹,這座7000余平方米的智能育秧大棚,采用全自動機械化作業,可同時育秧5100萬株,滿足1080畝土地的種植需求。

衡陽市引導農民改變傳統種植方式,依托物聯網、大數據等現代科技,大力發展設施農業,新建育秧工廠,優品種、強服務,不斷提升糧食種植效益。

“過去,農戶分散育秧,成本高,風險大;如今,工廠化育秧,快速制成育秧盤,經48小時密室催芽,就能長出嫩綠的胚芽。”衡陽市農業農村局負責人介紹,衡陽市還在加緊研發生產更加智能的育秧設備。

位于衡山高新區的湖南耀湘機械有限公司農機生產車間一派繁忙,員工正加班加點生產循環運動式育秧苗床。公司負責人介紹,該育苗設備采用“W”型的苗盤排列,能自動變換采光,補充光照。

智能化育秧不僅省時省力,而且培育出來的秧苗,密度適中,更適合機械化插秧。為實現育秧到插秧全程機械化,衡陽市在縣、鄉、鎮、村設立服務機構,通過統一品種、統一種植時間、統一種植標準等,為農民提供種、耕、收、烘、管等水稻種植全程機械化托管服務。

苗好“三成收”,秧好“一半功”。去年至今,衡陽市投資約5800萬元,新建溫室大棚約40萬平方米。目前該市共有各類育秧大棚面積710萬平方米。預計今年衡陽市糧食種植面積將穩定在708.7萬畝以上,總產穩定在31.25億公斤以上。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