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崗位,株洲做了哪些實事?

我市“春風行動”招聘會現場。 株洲日報·掌上株洲記者/何春林攝

株洲日報·掌上株洲記者/何春林

通訊員/顏小波 蘆述進

近日,我市召開了民生“六位”座談會。會議強調,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聚焦主要矛盾,解決突出問題,實事求是、精準精細辦好“六位”建設等民生實事,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新期待,加快建設幸福株洲。

就業是最大民生。作為“六位”民生實事之一的“崗位”建設,株洲做了哪些事?取得了哪些成績?

拿出真金白銀,援企“穩崗”

針對全市中小微企業因受疫情影響導致資金周轉緊張、經營壓力增大等難題,我市出臺了“穩就業25條”“保居民就業15條”等政策措施,幫助企業降成本、穩崗位。

近3年,我市階段性降低養老、失業、工傷三項社保費率為企業減負11.48億元,減免單位社保繳費17.4億元;發放失業保險穩崗返還1.79億元;撥付企業以工代訓補助4537萬元;發放穩就業資金、招工穩崗補助、就業創業服務補助等5748萬元。

加強專項幫扶,創業“增崗”

加大資金支持力度,鼓勵自主創業、返鄉創業。近3年,新發放創業擔保貸款8.94億元,帶動就業2.7萬人(2021年2.83億元,帶動就業6836人)。加強創業載體建設,建成市級以上創業(孵化/實訓)基地45家,累計為3800余家入駐創業實體提供費用減免、創業培訓、創業指導服務,吸納就業超過5萬人次。加快創業培訓升級,在全國率先開展創業培訓講師大賽、率先推出“百人百堂創業微課直播”活動。近3年,全市完成創業培訓3.87萬人,幫助6500余名學員實現成功創業。

聚力技能提升,培訓“優崗”

圍繞“培育制造名城、建設幸福株洲”,深入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提供訂單式培訓、保姆式服務。近3年,開展各類補貼性職業培訓25.5萬人次,促進近9萬名勞動者轉崗就業、更高質量就業,培育了“醴陵陶瓷工匠”“株洲軌道交通裝備制造工”“株洲新希望鉚焊工”等一批享譽湖南的株洲特色勞務品牌。連續8年舉辦“技能天下”職業技能電視大賽,幫助一大批勞動者提升了就業質量。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技能人才38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3萬人,技術工人已成為“培育制造名城”的一支中堅力量。

關懷重點群體,兜底“保崗”

開展“就業援助月”“點亮萬家燈火”就業幫扶等活動,綜合運用職業指導、崗位推薦、技能培訓、托底安置等措施,想方設法幫助各類困難群體就業。近3年,幫助2.16萬名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2021年6596人);公益性崗位托底安置就業困難人員和貧困勞動力1.07萬人次(2021年安置2200余人)。建成就業幫扶車間183家、幫扶基地34家,促成2531名脫貧勞動力在家門口就業。

截至目前,全市6.82萬名脫貧勞動力(含邊緣易致貧勞動力)就業5.9萬人,有就業意愿的脫貧勞動力就業率達99.5%。

精準供需對接,服務“暢崗”

我市連續6年舉辦“春風行動·百企萬崗”大型招聘活動。近3年,全市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會1105場,累計服務企業4.96萬家、提供崗位109.34萬個、初步達成就業意向15.62萬人。實施“百人百企進百村”就業攻堅行動,人社干部帶著企業走村入戶送崗上門、送崗到人,獲得人社部點名表揚。舉辦“迎老鄉、回故鄉、創三湘”活動,把招聘會開到株洲西高鐵站,將優惠政策送到老鄉手中,鼓勵更多成功人士、能人志士返鄉創業興業。建設“掌上”就業服務平臺,在全省首創“就業創業地圖”,創新開設“線上創業講習所”“職業指導云課堂”,24小時為勞動者提供就業創業指導。加強充分就業社區建設,試點政府購買就業服務,株洲“幫就業”模式得到省人社廳高度肯定并在全省推介。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