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詐預警精準勸阻 湘潭公安全力守護群眾“錢袋子”

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劉建強

針對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可預防性特點,湘潭公安樹牢大數據思維,借助科技手段進行精準預警勸阻,努力守護人民群眾的“錢袋子”。2021年,市反電詐中心累計預警30.64萬人次,成功及時勸阻事主轉賬1483次;其中,通過聯動110、派出所上門勸阻291次,防止潛在損失1841.2萬元。

“雨湖區鶴嶺鎮的池某疑似遭遇電信詐騙。”2月15日是元宵節,湘潭市公安局反電詐中心接到了一條“特急”預警指令。辦案民警馬上通過96110與池某聯系,了解到他在群聊中被人邀請下載“沃森生物”App投資理財,正準備轉賬3萬元。經民警及時預警攔截,池某幸運地避免了損失。

但反詐民警并未就此止步,經查證,池某曾于2020年10月被以App投資理財的方式詐騙數千元,屬于高危易受騙人員。民警還了解到,池某是殘障人士,是當地的幫扶家庭。于是,民警帶上了米、油、湯圓等物資,驅車30余公里來到池某家中,給他送上節日祝福,并開展點對點的反詐宣講。

池某沒有穩定的經濟收入來源,喜歡在手機上搜索各類投資理財的信息,加入了很多理財群打卡簽到,希望能從中獲取致富收益。

“天上不會掉餡餅,不要相信輕松賺錢的誘惑。”民警耐心地給他指出其中的套路,并宣講了當前各種電信詐騙案件類型和防范方法。池某刪除了手機中的涉詐群聊和投資理財App,下載了“國家反詐中心”App。幫池某按下被騙“停止鍵”,民警終于松了一口氣。

市反詐中心負責人介紹,按照市公安局的安排部署,該中心預警勸阻專班實行7×24小時運行模式,對全市實時和潛在的受害者進行精準預警勸阻。并根據數據分析研判結果,對涉詐受害重點人員采取撥打電話、聯動派出所民警上門等方式,堅持“不接電話不放過、不見面不放過”,切實提升預警勸阻實效。

1月6日14:15分,市反詐中心接到一條冒充客服的預警指令,預警員立即與受害人李女士聯系,但李女士電話一直占線,短信也不回。情況緊急,預警員立即啟動移動運營商聯動機制,進行反制。后經了解,李女士在湘鄉做名酒生意,接到冒充抖音代理商客服電話,說開通了會員每年會扣除會員費6000元,需要找“銀行客服”取消。李女士當時正在按“銀行客服”要求填寫銀行卡信息和密碼,打算轉款5萬元,幸好民警采取的緊急措施讓她聯系中斷及時止損。

1月10日,市反詐中心對正在遭遇冒充公檢法詐騙的岳塘區吳女士進行了預警勸阻,成功止損20萬元。1月15日,市反詐中心對家住湘潭經開區、在深圳上班的劉女士進行精準預警勸阻,幫助她跳出“殺豬盤”詐騙,成功止損20萬元。

市反詐中心負責人介紹,僅1月份,他們通過短信、電話、上門勸阻等方式完成中等風險以上預警4.16萬條,成功及時阻止事主轉賬事例76次,其中反詐中心聯動110、派出所民警上門勸阻11次,實際挽損金額共191.13萬元。

“當前電信網絡詐騙仍然成高發態勢,電信網絡詐騙手段層出不窮,呈現‘因時而變’的更新版詐騙模式。”該負責人提醒,刷單詐騙、投資理財、冒充公檢法、冒充客服等四類為高發詐騙類型,希望群眾擦亮眼睛謹防受騙,建議下載國家反詐中心App獲得實時保護。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