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湖縣:重度鹽堿地治理成效顯著油葵畝均增產近七成


(資料圖片)

“畝產200多公斤!今年是重度鹽堿地改良項目實施的第一年,正常耕地油葵(濕產)畝產量300多公斤,重度鹽堿地能達到這個效果,我對今后的發展更有信心了。”10月8日,博湖縣靈峰家庭農場400畝地的油葵測產結果出爐,該農場負責人趙杰高興地說。

當天,由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農業農村局組織中國農業大學、新疆農業農村廳、新疆農業大學等單位組成的測產專家組按照耕地面積1%的比例,對核心示范區的油葵進行了科學嚴格的測評。經專家現場測產,處理區(鋪設暗管)油葵平均畝株數11140株,平均畝產(濕產)油葵216.53公斤;對照區(未鋪設暗管)平均畝株數10740株,平均畝產(濕產)油葵129.06公斤,實現畝均增產67.78%。

靈峰家庭農場地處博湖縣塔溫覺肯鄉克日木哈爾村,是“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新疆綠洲節水抑鹽灌排協同產能提升技術模式與應用》的子課題——“焉耆盆地農田暗管排鹽與灌排協同調控示范”核心示范區。

新疆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與農業節水研究所所長、新疆綠洲節水抑鹽灌排協同產能提升技術模式與應用項目首席專家徐萬里介紹,“焉耆盆地農田暗管排鹽與灌排協同調控示范”核心示范區建設于2022年啟動,今年初進入田間正式實施。主要通過暗管排鹽與灌排協同技術、干播濕出技術和水肥鹽協同調控技術,將農田土壤中的鹽分溶解排除,從而改良鹽堿土壤,增強耕地綜合生產能力。

鹽分監測表明,2022年初,在改良項目實施前,項目示范區耕地土壤含鹽量達24.21克/公斤,現在下降到12.56克/公斤。“土壤含鹽量下降了近一半,也就意味著示范區耕地經過改良治理后,土壤含鹽量由重度降低到了中度范圍,再經過2年時間的治理,農戶就可以種植玉米、辣椒等經濟價值高的農作物。”博湖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張登錄說。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