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鹽堿地夏播大豆畝產突破300公斤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記者從喀什地區澤普縣新疆大豆育種家澤普基地獲悉:經專家組測定,由新疆農業科學院農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引進的大豆品種東生118,平均畝產300.38公斤,創造新疆鹽堿地夏播大豆高產紀錄。

新疆鹽堿地夏播大豆實收測產現場。新疆農業科學院供圖

“該品種早熟、高產、耐鹽堿性好。當然,配套先進的栽培技術是取得高產的關鍵?!毙陆r業科學院農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副研究員嚴勇亮說。

新疆是我國鹽堿地分布面積最廣的地區。第二次全國土壤調查數據顯示,新疆各種類型的鹽漬化土壤總面積達到1336.1萬公頃,占全國總鹽漬化土壤面積的36.8%。

因此,在新疆進行耐鹽堿大豆品種研究,開發利用鹽堿地種植大豆,是擴大新疆大豆種植面積、提升國家大豆自給率、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途徑。

在這樣的背景下,新疆農科院品資所廣泛收集引進國內外大豆品種,進行耐鹽堿鑒定,篩選出早熟、高產、耐鹽堿性好的大豆品種東生118,同時應用研發的麥后夏播大豆干播濕出等技術,有效提高了大豆耐鹽堿性,并首次在南疆輕度鹽堿地條件下,創造短生育期夏播大豆畝產超300公斤的高產典型。

不僅如此,干播濕出技術較傳統種植方式,每畝可節約用水30—40立方米,可有效緩解新疆水資源緊缺的問題。

“接下來團隊會加大該品種及相應的配套技術在南疆的推廣力度,通過技術提升充分挖掘新疆大豆種植潛力,提高群眾種植大豆的積極性。”嚴勇亮說。

記者了解到,2018年,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在南疆設立綜合試驗站,由新疆農科院品資所承擔建站任務。近年來,新疆農科院的大豆專家長期扎根試驗站,開展麥茬夏播大豆新品種引進篩選與示范推廣研究。綜合試驗站已累計引進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大豆新品種400余份,篩選的品種已成為南疆地區大豆主栽品種,年推廣應用面積8萬—10萬畝,占南疆大豆總面積80%以上。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