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中國新疆國際民族舞蹈節丨“最會跳舞的人”在新疆觸發“化學反應”

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張小宓

17天時間里,十幾個國家和地區、上千名中外藝術家帶來28部中外優秀舞劇,藝術的氛圍溢滿烏魯木齊。最好的導演、最好的演員、最好的舞美……由“全世界最會跳舞的人”帶來的舞蹈盛會,在第六屆中國新疆國際民族舞蹈節觸發了什么樣的“化學反應”?

“舞蹈節就是一個節日”


(資料圖)

8月1日晚,中央芭蕾舞團精心打造的《芭蕾精品薈萃》上演。古典芭蕾舞劇《天鵝湖》第二幕、第三幕選段,交響芭蕾《黃河》,現代作品《不如醉一場》……從浪漫主義芭蕾作品到現代主義芭蕾作品,觀眾領略到一場跨越時空、跨越國界的芭蕾藝術盛宴。

7月31日晚,由韓國釜山市立舞蹈團帶來的民族舞專場《暢享Korea》上演。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韓國宮廷舞代表作《處容舞》,《在大海身邊很久,但從未見過大海》等具有探索性和先鋒性的現代舞作品,神秘多變、意境深遠。

在本屆舞蹈節的舞臺上,中外藝術家的表演交相輝映,為大家帶來一幕幕經典。藝術愛好者在短短十幾天時間內,可欣賞到民族舞劇《紅樓夢》《只此青綠》、紅色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秀水泱泱》、芭蕾舞劇《睡美人》、歌舞晚會《富饒的家鄉》等不同類型的優秀舞臺作品。

《紅樓夢》劇照。黎星工作室提供

舞蹈節觸發的第一個“化學反應”,是為新疆帶來真正的頂流舞蹈盛會。“舞蹈節就是一個節日。”熱門劇目《紅樓夢》導演、賈寶玉扮演者,舞蹈劇場《火車站》導演黎星說,短時間內,那么多優秀的舞者和作品在一個地域集中展現,這樣的機會不多。在新疆這樣一個能歌善舞的地方舉辦舞蹈節,可謂天時地利人和,希望大家能放松心情,享受這個節日,欣賞舞者帶著最飽滿情緒帶來的演出。

《火車站》劇照。舞蹈劇場《火車站》提供

以樂化人、以舞和人,歌唱和舞蹈的身體最為美麗。“浸泡在樂舞海洋里的壯麗山河,洋溢著青春升騰的生命力量,構成新疆魅力和氣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匯聚起八方游客來新疆壯游的沖動。”中國藝術研究院原院長、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原館長韓子勇評價此次舞蹈節時說。

“給這個夏天帶來無數快樂”

一出好的舞劇,最大的成功就是與觀眾產生共鳴。舞蹈節觸發的第二個“化學反應”,是讓觀眾感受到不同文化間的差異與魅力,舞蹈文化正以更加豐富精彩的面貌融入“歌舞之鄉”人們的生活中。

“舞蹈節給這個夏天帶來無數快樂。”7月30日,張樂和好友一起搶購到《只此青綠》《紅翡綠翠》等熱門劇目的門票。作為古琴非遺傳承人,她很早就關注舞蹈節,還把很多劇目推薦給學生。“演員們信手拈來的從容,都是厚積薄發的沉淀。”張樂說,藝術人的精神值得學習,她也期待包括自己在內的文藝工作者,都能從中汲取養分,運用自身才智傳承好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看過電影、電視劇《永不消逝的電波》,沒想到舞劇帶給人這么深的震撼,一下子就把我們拉到了那個年代。全劇沒有一句臺詞,演員們用充滿感情和張力的肢體語言演繹出精彩的劇情。”觀眾帕熱沙提·庫肯說。

在舞蹈節開幕式上,觀眾凱撒看了香港舞蹈團幾分鐘的表演后,決定買票來看《凝》,整個劇看下來最大的感受就是“熟悉和敬佩”,“演出中武術的動作很親切,這是只有我們中國人才能感受到的氣韻。”臺上的演員的基本功和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體悟,讓他肅然起敬。

“服飾舞美都很好看,視覺聽覺雙重享受。”16歲的劉一嘉在舞蹈節現場認識了一位同樣愛好舞蹈的新朋友王涵語詩,“烏魯木齊越來越潮了,這個夏天的各種演出一下多起來。舞蹈節給大家多了一種看起來隨意普通,又很不容易的選項——看頂級歌舞,這種感覺特別好。”

“詩詞、書畫、紡織和歷久彌新的傳統手工制作技藝,一部舞劇竟然容納了那么多讓我觸動、感慨、興奮的內容,讓我看到我們的傳統文化之美。”從吐魯番市來觀看演出的陶藝師安薩爾·依明江看完《只此青綠》后說,“古人留下的文化瑰寶,值得我們在現代生活中盡情滋養心靈。”

“觀眾也可以是下一個舞者”

舞蹈節開幕以來,作為配套活動之一的“一起來跳新疆舞”廣場舞展演活動,在新疆各地紅紅火火地操練了起來,上千支廣場舞隊踏歌起舞、一展風采。舞蹈節觸發的第三個“化學反應”是,各族群眾不僅僅滿足于在臺下觀看,而且還紛紛走上大舞臺,從舞蹈節的欣賞者變為參與者。

7月30日,第六屆中國新疆國際民族舞蹈節配套活動——“一起來跳新疆舞”烏魯木齊市廣場舞展演活動,在新疆國際大巴扎步行街舉行。天山網-新疆日報 記者張小宓攝

7月27日,《共舞新時代》千人廣場舞展演活動在烏魯木齊文化中心舉辦,上千名廣場舞愛好者在這里翩翩起舞,為舞蹈節再添一分熱度。烏魯木齊市文化館副館長石忠明是《共舞新時代》的創排人之一,也是本次活動的策劃者,“觀眾也可以是下一個舞者。借舞蹈節,讓更多不同年齡、不同群體的人化身主角,一起跳起來。”

“來新疆后,感覺身體里的舞蹈基因一下被喚醒了。”來自海南的游客祁莉莉跟著節奏歡快地起舞,給她做示范動作的75歲的吳桂蘭已經跳了十幾年廣場舞。

“舞蹈節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借舞蹈節的熱度,我們最美的舞姿展示出來,全民推廣,讓更多游客感受新疆舞蹈魅力。”舞蹈教師鄧歡說。

新疆藝術學院退休副教授米拉·賽都拉這段時間忙得不得了,“舞蹈節讓新疆舞被越來越多的人所喜愛、學習。學校有關新疆舞的課程從最初的4個班次增加到8個班次,線上線下、全國各地都有。”

截至目前,全疆共有群眾文藝團隊2746支(自治區級55支、地市級及以下2691支),成員共計5.6萬余人。他們以高昂的熱情、健美的舞姿跳出了幸福感、舞出了精氣神,也為正在舉辦的舞蹈節增添了一份活力。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