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是個好地方】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6月29日,游客在喀什古城景區觀看民族舞蹈表演。喀什古城景區是新疆首批授牌的5個非遺巴扎之一。 丁民攝
近日,游客在吐魯番市葡萄溝景區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維吾爾族模制法土陶燒制技藝展廳參觀。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蔡增樂攝
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賈春霞
在帕米爾高原的阿合奇縣,聆聽史詩《瑪納斯》古樸悠遠的吟唱;走進和田市吉亞鄉,探索色彩絢麗的艾德萊斯綢如何織造;在吐魯番市高昌區,體驗桑皮紙制作的樂趣……在2023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暨第十一屆新疆非物質文化遺產周活動中,形式多樣的非遺展陳、展演、體驗等活動,讓非遺散發嶄新的魅力。
與旅游互促互融
盛夏時節,在吐魯番市葡萄溝景區非遺集市的工作室里,游客們正在維吾爾族花氈、印花布織染技藝傳承人帕麗旦·買買提的指導下,挑選喜歡的印花模戳,蘸上調制好的顏料,印在一塊塊方形布上,這項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通過葡萄溝景區的平臺,被全國各地的游客關注。
作為內涵深厚的文化資源,非遺豐富著旅游的內容,而旅游也為非遺提供了更多的實踐和應用場景。從將“推動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列為《“十四五”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規劃》重要任務,到今年2月發布《文化和旅游部關于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旅游深度融合發展的通知》,一系列政策為轉化利用非遺資源、豐富旅游產品,促進非遺與旅游的融合提供了指導。
新疆非遺資源量多類全。截至目前,全疆有非遺代表性項目5425個,其中3個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94個入選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315個入選自治區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
“‘非遺+旅游’已成為新疆各地文旅融合發展的重要方式之一,它進一步擴大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影響力。”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非遺處處長羅靜表示,各級非遺部門組織傳統工藝、音樂、舞蹈、戲曲等傳承人進景區、進歷史文化街區、進學校、進社區等,使得非遺的活態展示形式更多樣,影響人群更廣泛。
葡萄溝景區非遺集市2020年5月投入使用,2021年被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命名為新疆傳統工藝傳承基地,目前已有8項國家級、14項自治區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入駐,常駐8名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他們在展區各顯身手,讓游客收獲滿滿。
“游客對體驗非遺技藝的熱情不斷高漲,一到暑假,參加研學游的孩子們就來了。”看著祖輩留下的非遺技藝煥發生機,帕麗旦深感欣慰。曾經,維吾爾族花氈、印花布織染技藝傳承后繼乏人,從老藝人手里學會這項技藝后,帕麗旦不斷探索傳承發展之路。她在吐魯番博物館旅游文化街區開設工作室,在重大節慶活動期間走進景區展示,還收了十幾名徒弟,她希望通過傳承的力量,讓這項技藝能從“養在深閨人未識”到“飛入尋常百姓家”。
景區的金字招牌
6月9日,在喀什高臺民居景區首開區轉了一圈,6歲的游客杜可馨拉著爸爸杜長征的手,又返回了木器加工店。吸引她的不僅是用白楊樹、核桃樹、柳樹、杏樹等木料制成的木碗、木盤、木勺,還有為木器烙花紋、上色的體驗過程。看著女兒聚精會神地為木杯上完色后,杜長征買下杯子留作紀念。
高臺民居建造在喀什市老城東北端一處高40多米、長800多米的黃土高崖上,經過近年的改造,于6月3日對游客開放首開區。這里有非遺一條街,以非遺展示制作、體驗為主,包括木器制作、維吾爾族模制法土陶燒制技藝、手工銅器制作等近50種非遺活態展示,平均每天吸引千名游客打卡。
在莎車老城、伊寧市六星街歷史文化街區、新疆國際大巴扎等景區和旅游休閑街區,原本隱于鄉間的非遺,有機融合在旅游“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中,讓游客看得見、嘗得到、能體驗、可帶走,成為旅游的金字招牌。
在高臺民居不遠處,就是喀什古城景區。帽子巴扎、木器巴扎、樂器巴扎上,非遺傳承人的“絕活兒”成了吸引游客的亮點,十余家文創店開發的非遺元素手機套、玩偶、手機鏈、筆記本等文創產品,展示了古城的文化氣息。
“目前,喀什古城有傳統工藝店鋪63家,掛牌非物質文化遺產店鋪標識牌的有47家,涵蓋傳統美食、木器、土陶、樂器、花帽、服飾制作等12個種類,從業人員約170人。”喀什古城景區管委會對外宣傳科科長阿地力江·阿不都卡德爾說,喀什古城景區將非遺融入古城生活,積極培育文旅融合新場景、新業態、新模式,呈現出蓬勃活力。
設立美食集市、美食街區,集中展示有滋有味的非遺魅力;充分利用旅游景區等文化場所,舉辦非遺購物節;開展形式多樣的非遺展陳、展演、體驗等活動,讓各族群眾了解非遺、走近非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文化館工作人員田玲介紹,今年以來,文化館積極組織策劃手工刺繡展示、歌舞表演、民族器樂演奏等活動,截至目前,已開展非遺展演活動131場,惠及15萬人次。
在守正創新中深度融合
漫步在和田團城景區,街道兩旁的建筑古色古香,拼花磚墻、木雕門窗在斑駁光影中韻味無窮,一家家古樸的店里,擺放著各類手工藝品和民族樂器等。
和田市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游局旅游科科長趙玉梅介紹,2016年開始改造的老城區,既傳承保護了和田特色民居建筑,又把原來老舊城區改造成花園式街區,2020年和田團城景區成為國家4A級景區。“守正創新的理念不僅使老城區的傳統建筑藝術、非遺技藝得以傳承和發展,還讓這里成為和田市重要的網紅打卡地。”趙玉梅說。
非遺是富有生命力的“活化石”,推進非遺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讓它歷久彌新,是非遺與旅游深度融合發展的必由之路。
2008年,維吾爾族刺繡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哈密市文化館是該項目保護單位。2016年,哈密設立了全國首個傳統工藝工作站——新疆哈密傳統工藝工作站。“工作站將民間刺繡與現代化文創設計相結合,并對刺繡產品進行全新的包裝和推廣,如今這里的刺繡已形成品牌走向全國。”哈密市文化館黨支部書記郝常立說。
“新疆旅游的深度開發還面臨諸多挑戰,必須找尋非遺和旅游融合發展的著力點,創新發展理念與模式,產生新的產業形態與文化旅游產品,進而實現旅游資源和文化資源聯動升級、增值提效。”自治區社科普及基地新疆文化發展研究中心負責人王敏認為,做好非遺和旅游深度融合,需要積極聯合各方力量,創新挖掘新疆非遺資源,利用非遺工坊等業態,打造一批具有鮮明特色的非遺旅游路線,開發非遺旅游品牌,讓非遺走進景區、校園、社區的公共文化空間,帶動新疆“非遺+旅游”高質量發展。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 非遺之活帶動旅游之火|天天新消息2023-07-02
- 如畫景色引客來 環球報道2023-07-02
- 環球快播:以現場辦公推動問題解決——扎實推進主題教育系列談?2023-07-02
- 【短訊】氫能降本關鍵一環!氫能儲運利好密集催化 受益股一覽2023-07-02
- 寶寶學爬行,到底有多重要?學習爬行的黃金期,這3件事家長一定要做好2023-07-02
- 復合動力Alpha 0.1.3更新日志-環球今熱點2023-07-02
- 今日視點:海南版“村VA”在排球之鄉文昌開打 全民樂享賽事2023-07-02
- 一般汽車加滿油可以跑多少公里 一般汽車加氟多少錢2023-07-02
- 2023年6月中國宏觀經濟月報|熱點聚焦2023-07-02
- 天天即時看!垃圾分類進鄉村!保護環境,全民齊行動!2023-07-02
- 合作共贏 未來可期——第三屆中非經貿博覽會縱覽2023-07-02
- 汽車街沖刺港交所:國內最大的二手車交易平臺,騰訊、京東為股東-環球速訊2023-07-02
- 元創股份沖刺深主板:產品量價齊飛,2022年凈利增長62%2023-07-02
- 麥田房產:議價空間變大,6月北京二手房市場向買方傾斜_世界最資訊2023-07-02
- 傳承“紅色基因”,紅色李巷辦夏季“村晚”2023-07-02
- 每日聚焦:最美年華護“天路”——記第27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高錢勝2023-07-02
- 湘河水利樞紐工程全部投產發電2023-07-02
- 【世界快播報】最美年華護“天路”——記第27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高錢勝2023-07-02
- 免費!周末去拉薩這里參觀雕塑展吧_今日熱聞2023-07-02
- 全球觀速訊丨直配全疆90%縣城 新疆新增一家智能物流產業園2023-07-02
- 前5月新疆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3.6%2023-07-02
- 771.88公斤!“新冬60號”再創南疆早熟冬小麥高產紀錄-天天速訊2023-07-02
- 環球聚焦:evisu官網旗艦店褲子(evisu官網旗艦店)2023-07-02
- 科技助力!寶山城警聯動查處建筑垃圾運輸車輛違法行為2023-07-02
- 警惕 !一個動作竟致不幸身亡……2023-07-02
- “鬧心”!公募“曙光”在哪里?|天天最新2023-07-02
- 涼山:科技賦能開啟森林防火智慧模式 今熱點2023-07-02
- 世界微動態丨這塊土地比廣東省還要大,誕生明朝最強軍隊,可惜已不是中國領土2023-07-02
- 蘋果商店打不開怎么辦_來這里看具體解決辦法2023-07-02
- “田間地頭”警務 增強百姓安全感|世界今日訊2023-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