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丨節本增效 智慧農業顯身手|世界熱訊

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管夢穎


(資料圖片)

無人機噴灑藥物、遠程啟動自動灌溉、通過手機實時了解作物生長情況……這些農田沃野之上的新景象,正是緣于“智慧”對農業的加持,為農業生產提質增效、鄉村振興賦能提速提供了現代化解決方案。

6月22日,“新疆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大型全媒體主題采訪團來到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走進智慧農業繪就的鄉村新畫卷。

若羌縣盛世羌農設施農業基地高標準智能溫棚。巴州零距離供圖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地域廣袤,水土光熱資源得天獨厚,是全疆優質棉花生產基地和重要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2022年,巴州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45.94億元,同比增長5.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96元,同比增長6.3%。

走進位于庫爾勒市和什力克鄉薩依力克村的5000畝綠洲農場,綠洲云平臺對農機作業進行實時監測,高精度多光譜監測設備對棉花長勢進行識別判斷,智能決策系統進行自動分析從而調整種植作業方案。

“智慧管理模式下產量更高,更能節本增效?!卑椭菥G洲駝鈴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武云霞介紹,通過智能系統的應用,為實現農業管理現代化、農事決策智能化、農業風險可控化提供了科學支撐。

2022年,薩依力克村村民吾買爾·托乎提把282畝土地通過村里的合作社,全部流轉給綠洲農場種植?!叭ツ?,我通過土地流轉獲得了18.3萬元,今年3月我又領到了8000多元的二次分紅?!彼吲d地說。

綠洲農場的智慧農業云平臺實時掌握蟲情、墑情等信息。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管夢穎攝

新型職業農民已成為鄉村振興重要力量。“這3000畝高標準農田的管理,只需要我們兩個人?!睆V州極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棉田“大管家”艾海鵬自豪地向大家介紹。

他管理的“超級棉田”項目是該公司2021年在尉犁縣啟動的中國首個無人化棉花農場項目,旨在驗證智慧農業管理模式應用于大規模種植場景的可行性。經過連續兩季探索試驗,棉花畝均產量連年增長,投入大幅降低,節本增效明顯。

“智慧管理系統覆蓋耕、種、管、收全鏈條,實現精準農事任務執行。”艾海鵬說。

“超級棉田”里工作人員正在操作無人機。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管夢穎攝

尉犁縣棉花收入占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的比例達60%以上。尉犁縣農業局黨組書記、副局長張曉冬介紹,該縣著力實施無人智慧農場軟硬件升級改造示范基地、棉花種業科研能力提升建設等項目,讓尉犁縣棉花產業高質量發展再上一個新臺階,也讓廣大農戶從棉花經濟中獲得更多利益。

黨的十八大以來,巴州抓住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快速發展的契機,推進科技在農業生產、經營、管理等環節的集成應用,智慧農業實踐愈加多元,逐步將巴州農業引向智能高效時代。

巴州農業農村局黨委書記、副局長江建勇介紹,全州將持續加快提升農業科技水平,推進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打造24個農業科技示范基地,以提高巴州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中的貢獻度。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