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種子上太空系列報道⑥丨在太空育種蔬菜種植基地里挖呀挖呀挖_微頭條

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張婷


(資料圖)

運苗、挖坑、栽苗……6月12日,在布爾津縣喀納斯太空育種蔬菜種植基地里,七八個工作人員分工協作,一會兒功夫,太空西紅柿、黃瓜、辣椒苗就鋪滿了一壟壟田地。

“今年我們引進的太空蔬菜苗有十五、六種,還有西瓜、蜜瓜和羊角蜜等瓜類種苗。經過兩個月育種,菜苗長勢很好。最近在加緊太空蔬菜花卉的移栽工作。”基地負責人王曉芳說,這些太空育種的蔬菜瓜果預計8月份就可上市。

在布爾津縣喀納斯太空育種蔬菜種植基地,工作人員加緊太空蔬菜花卉的移栽工作。黎蓉亮 攝

基地里的太空蜜瓜種苗的種子源于布爾津本地。

2021年6月17日,新疆喀納斯航天數字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挑選的本地蜜瓜種子搭載神舟十二號飛船翱翔太空,利用高真空、宇宙高能粒子輻射等特殊的誘變作用進行太空育種,飛船于2021年9月17日返回地球。

“這些普通的蔬菜瓜果種子搭載航天衛星,經過太空失重、缺氧等特殊環境變化,內部結構發生激變,返回地面后,經農業專家多年培育而成。”新疆喀納斯航天數字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瀚威介紹,當地的種子上天并非第一次。

2016年10月17日,搭載神舟十一號飛船上天的,就有阿勒泰地區的一些主栽特色品種和稀缺物種,比如紅花、甘草、沙棘、小茴香等中草藥種子,甚至還有阿勒泰喀納斯酒業集團自制的窖泥、酒曲這樣的微生物。

“通過太空育種,豐富了當地種質資源,為推動特色農業提質增效提供了更多可能。”李瀚威說。

2019年,新疆喀納斯航天數字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投入120萬元在布爾津縣建設了占地15畝的太空育種蔬菜種植基地。目前,基地里種植了太空育種的玉米以及各類太空果蔬、花卉20余種。

“經過四年多的嘗試,我們不斷改進種植技術、增加引進品種。”王曉芳介紹,在種植方面,太空育種蔬菜與普通蔬菜相比,具有抗病能力強、生長旺盛、果實大、產量高等特點。

“經歷過太空遨游的農作物種子,返回地面種植后,大多數植株明顯增高增粗、果型增大。一個太空育種辣椒的長度能達到二、三十厘米,今年種下的巨型南瓜預計一個重量能達到100公斤到150公斤。”王曉芳說。

據種植基地統計,每畝太空育種蔬菜比普通蔬菜增產高出1.5倍左右。以茄子為例,普通茄子畝產2.5噸,而太空育種茄子的畝產可達5噸;普通番茄的畝產在5-6噸,太空育種番茄的畝產可達到7-8噸。

眼下,喀納斯太空育種蔬菜種植基地與新疆農業科學院技術專家合作,圍繞蔬菜、瓜果等學科開展太空育種比對研究,根據作物性狀表現和產量品質等數據,選育出適應性良好、質量表現佳、種植效益高、市場接受度高的品種,為下一步擴種、推廣做好準備。

如今,布爾津縣太空育種蔬菜種植基地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觀賞,當地也積極打造以航天育種科普基地為主的觀光休閑游、研學游,推動生態經濟和休閑農業的多元化發展。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